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仿  文化  镜子

(2007-12-04 09:26:01)
标签:

趣味/幽默

寓言

模仿

文化

镜子

整理

分类: 热风冷思

这里的三篇小文,是根据流传而记录整理的一组寓言,也是在教学中常提起的一组小故事。因为喜欢,就收进我的小博。

 

                     模  仿

 

模仿 <wbr> <wbr>文化 <wbr> <wbr>镜子在非洲,有许许多多的猴子,它们非常善于模仿。一天,一大群猴子坐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偷偷地瞅着地面上的猎人。猎人正在草丛里不停地翻滚。一会儿又滚又爬,一会儿又跌倒前仆,不时地缩成一团,藏起了手脚,花样还真不少,一直在那儿表演个没完。

 

猴子们最爱模仿,看到这种情景,它们一个个抓耳挠腮,心痒难熬,悄悄地你推我一把,我搡你一下,恨不得猎人快点儿走开,它们能立刻跳到地上,照着样儿模仿一番。过了一会儿,猎人走了。顽皮的猴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跳下来,或是打滚,或是跌扑,或是抱成一团,五花八门,看谁模仿得像。

 

不料,等猴儿们过足了瘾,想回到树上去的时候,它们却怎么也回不去了。原来,猎人走的时候留下了罗网。现在就是猎人过来收获的时候了。他将猴子们一个个收进袋子里,猴子们当然想逃走,但它们被网裹得紧紧的,谁也逃不掉。

 

在模仿别人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

                      

                                              文 

 

http://static.duniu.com/uphoto/w/j/j/23453/2006/10/24/1161692004153_l.gif 文化  镜子" TITLE="模仿  文化  镜子" />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其最初的起源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也可能永远没人能知道。一个实验做了验证。

 

实验者将三个猴子关在一间房子里,房内一侧有个水池,水池上方墙壁上挂了一串香蕉。猴子们为了那串香蕉,一次次地跳起,不仅没有够着香蕉,反而一个个摔在水池里,弄得浑身湿透,遍地是水。最后它们明白了那串香蕉无论如何是够不着的,沮丧地安静了。

 

这时,实验者带走一只猴子,换只新猴进来。新来的猴子看见那串香蕉,同样一次次地跳起来去拿,它的努力激怒了原来的两只猴子,它们把沮丧和恼怒都发泄到新来的猴子身上,使劲地揍它。

 

这时,实验者再带走一只老猴,换进来一只新猴。同样,新猴由于不安份,拼命去够香蕉,遭到了同样的一顿打。

 

实验人员将最后一只老猴带走,又换进来一只新猴,进来的新猴还没来得及发现那只香蕉,就遭到一顿狠揍,揍它的猴子都是进来就挨了揍的,为什么挨揍,它们不知道。如此再换猴子,依然如此,每只进来都是先被揍一顿。揍新来的伙伴,就成了一种习惯,被传承下来。

 

每个集体或组织都有它固有的习惯和约定俗成,这就是文化。你要走进去,成为其中一员,你就必须接受它们。不要探究它的起源,不要研讨它是否合理,你只有默默接受,你才能加入组织内的圈子。

                    

                                                镜 

 

http://www.sysy2000.com/sucai/tk/card/monkey/images/card0402.jpg 文化  镜子" TITLE="模仿  文化  镜子" /> 两只小猴子在废弃的煤窑边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猴子抱着另一只猴子掉进了煤窑里。当两个小猴从煤窑里爬出来时,一只猴的脸上沾满了煤灰,而另一只猴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猴看见满脸黑灰的猴,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猴看见干净的猴,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到林子里闲逛去了。结果,吓得其它的猴都四下躲避,以为见到妖怪。

 

据说,这是爱因斯坦的父亲教育小爱因斯坦时用过的寓言。“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从此,爱因斯坦时常用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人生的璀璨光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