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学杂谈公开课特点简木易 |
分类: 热风冷思 |
感谢
这次教学公开课,出课教师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副教授,也有走上讲台授课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参加听课的有:全体专职教师、部分教学信息员和来自高年级的学生代表。大家聚集在C座106教室,一起听取了L、J、Z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公开汇报。
L老师就《国际贸易》课程中“货物提单”问题,从导入案例入手,就提单的性质和作用、提单的内容和种类,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了讲解。讲解中,穿插了必要的事例,示范性地讲清提单全过程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中要注意的问题。
J老师主讲的是《财务管理》课程中“控制风险”问题。他抓住《财务管理》课程的精髓,即如何通过财务管理确保财务价值升值,引出风险控制在管理中的必要和重要,引发大家对财务管理的深入思考。是啊,上至国家,下到个人,当下谁不需要理财——进行财务管理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问题是如何理财?就在这时,J老师话锋一转,适时提出了“风险控制”的问题,尤其是作为初创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如何控制风险?问题紧扣主题,思路非常清晰,大家紧随J老师的思路,在思考中听的目不转睛。
Z老师讲授的是《市场营销》的“总结”课,即这门课的最后一节课。他总结了这门课以11P为主线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同时苦口婆心地告诉大家,学无止境,《市场营销》作为一门课学完了,但要真正学以致用,还必须继续学习。Z老师以自身为例,满怀激情地告诉大家,为了讲好课,他经常去其他高校听专家报告,既然终身从教,就要终身受教……。足见一位老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的一番拳拳之心。
公开课汇报结束时,我请张林教授就三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评价。他说:这次公开课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三位老师讲的课程不同,内容不同,但却不约而同地体现了教学的一般性规律,那就是深入浅出,采取案例导入法,提问启示法,课堂互动法,以情打动法等。同时,教学是因人而异的一种个性化活动,我们看到了各位老师多姿多彩的教学风格和生动活泼的教学个性的展示。所有这些,对学院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的精选,以及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等都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张教授还就现场学生的积极配合和教与学的精彩互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同学们都能这样紧跟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习一定是成功的。
这次公开课,也获得了年轻教师的好评,他们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更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作为组织主持人,我认为这次公开课活动,还有如下几个特点:
1、没有刻意的演示,注重讲课,而非演课,减少了表演的成分。
2、没有刻意安排学生“配合”,参加的学生基本上与出课教师无关,绝大部分都是从各班抽调过来的。
3、没有刻板地要求一定要用多媒体,用不用,由出课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自主确定。
4、没有打分评级,淡化了以量化为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来评价一节课教学质量的流行做法。
这次活动不设置打分表,不搞等级评定,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放开手脚,在无拘束的状态下尽情展现一己之长,而不是照搬照套一个模式。这样做,便于将我院的教学质量实实在在地展示出来。结果证明,出课教师展示的就是他们平时带有个性化的教学实际。这种展示,更具有学习推广的价值。“教无定法”,大学教学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能用那些死标准去名为规范、实为束缚来进行教学管理。那样会严重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教学个性的养成。在简化那些琐碎的打分评价的同时,我们注重的是从学生的学习接受结果和能力、素质发展方面来评价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