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教育缺失 |
分类: 热风冷思 |
苦追刘德华13年的粉丝杨丽娟之父蹈海自杀,让我们为这则追星悲剧扼腕叹息。它再次提醒人们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本文撇开杨粉丝的个案不说,仅就一般而探讨,从几个简单原理来反思当下教育缺失问题。
这是美国人做的一个著名研究项目。他们做了一个调查:对社会上有成就的人和有犯罪记录的人各发一封信,调查同一个问题,问:“你的母亲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结果在他们收回的信里,发现两类不同的人竟叙述着同样的故事:“妈妈分苹果”,都认为这件事对他们影响最大。
那个罪犯回忆说,当妈妈要分苹果的时候,他就想着要吃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是还没等他说出来,他的弟弟就高声嚷着,“妈妈,我要吃那个最大的、好吃的。”结果被他的妈妈谴责了一通,而且将大苹果没给弟弟却给了他,还表扬了他。从那件事他得到了很深的启发与影响,认为做人就要考虑如何投人所好,为此,不惜经常编瞎话骗人,因为欺骗是可以获得报酬的。
那个有成就的人回忆说,当他看见母亲端来的苹果有大有小时,他就很想吃那个大苹果,但是他母亲对他们兄弟三人说:“门外有一片草地,你们去锄草,谁锄的又快又好,这个大的就给谁。”他说:“结果,我锄的最好,我得到了那个大苹果。”从这件事,他得到一个重要启发,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东西,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
这个原理给我们的启发有四:
第一,家长、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影响很大,甚至影响一生;第二,价值观决定着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第三,价值观的虚伪和扭曲会影响人的健康道德行为。所谓虚伪就是语言体现的价值与内心的真正价值并非一致,心口不一口是心非。第四,教育的责任就是要使人转变,教人向好的方向转变就是成功的教育,教人向坏的方向转变就是不成功的教育。因此要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不是教人尽说我们想听的话,而是让受教育者能说他们想说的话,然后教育加以引导。否则,教育就是不实际的教育,就是鼓励虚伪的教育,是一种扭曲的教育。
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存在价值虚伪、扭曲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教育为什么总显得苍白无力?我们教育孩子要诚实时,常常爱用“狼来了”的故事,潜台词是,我们要诚实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诚实就会受到利益的损害,而不是基于诚实是一个人的基本美德。无形中引导人们去博弈: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总是以自身利益为判断标准。包括贪官污吏、犯罪分子,他们把行为当否建立在“狼是否会来”的判断上,而不是从他们的正义感方面来决定行为。于是,当他们判断“狼”不会来或者一时还来不了的时候,他们就会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孔夫子讲过:“人尔无信,不知其可。”一百多年前江苏的张缄,创建中国第一所民间师范学校,十年后其又创办中国第一所职业学校,其校训均是“忠实不欺”,可见他的教育观是把“真实”放在第一位的。还有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名言,仍然是把“求真、求实”放在首位。如果我们的教育离开了真实性,那我们就是在培养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