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全力支持藏资源于民
(2009-02-23 01:50:40)
标签:
财经 |
应全力支持藏资源于民
但是,政府主导的资源储备或投资,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民间的资源储备或投资则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两者相得益彰,才能形成更丰富的资源储备与更广阔的投资渠道。以日本为例,日本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制度由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两部分组成。具体是:国家石油储备为90天的消费量,天然气到2010年为150万吨。民间石油义务储备为90天,天然气为50天。民间储备占到整个资源储备的一半。
日本政府在支持民间资源储备和投资方面,一直是不遗余力。比如,日本政府创造条件鼓励“企业联合成一个买家进行交易”,使得日本企业在海外资源开发、购买中的竞争力大大增强。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联手压低中国的资源产品价格,与此不无关系。同时,日本政府还大力推行海外矿产勘查补贴计划和贷款支持计划,为了做得不太引人注目,日本通过一些半官方组织,对国内企业从事海外资源开发提供资助或贷款担保支持。
日本的做法说明,充分发挥民间的资源储备和投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也是效率最高的。
需要强调的是,政府或国有企业主导的海外资源投资,目标醒目,很容易引发相关国家的警惕,引来一系列麻烦,甚至引发所在国的民族情绪,导致合作被迫终止,而通过民间渠道,相关合作则可以顺利进行。
但是,我国目前的民间资源储备和投资,不仅得不到政策面的支持,还面临着多重障碍。以金银储备和投资为例,中国金、银出口无任何关税,而进口金银要有人民银行的批件,还要收17%的增值税;进口半制成类黄金,不论条块,不分成色,都要征收50%的进口关税。
这等于鼓励金银的出口而限制进口,这种低劣的制度安排严重制约了民间进行资源储备和投资的积极性。
目前,以纸币为基础的货币信用体系,正由于各国大量通过大量纸币投放化解金融危机的做法而遭到损害。因此,笔者在1月16日撰写的《投资感言》一文中,分析国际黄金价格将在奥巴马就职后,走出一波上涨行情。由于次贷危机仍在恶化,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感的削弱乃至丧失,正在使黄金的保值功能充分显现出来。但在目前的制度障碍下,民间储备、投资金银的成本过高,积极性自然也容易遭到挫伤。民间投资机会的丧失,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维护我国的资源安全。
在“资源为王”的时代,如果仅仅政府在资源储备、投资方面唱独角戏,很难达到投资、储备足够的资源的目的。事实上,即使在政府的资源储备方面,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制度安排。比如,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仍然是美元。为什么?据悉,这里面有一个潜规则,有关部门储备美元等货币,一旦升值,就会有部门收益,如果储备黄金,即使升值,也没有任何部门收益。这种明显的制度漏洞导致了激励机制的偏离。我弄不明白这些近乎弱智的制度安排,何以堂而皇之的存在至今,这导致我国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黄金储备没有增加一两!
而且,根据媒体公开的报道,中国黄金储备只有600吨,仅占整个外汇储备的1%,就这600吨黄金央行还全部运到美国存放,成为中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这种愚昧得令人窒息的安排,我百思不得其解。中国之大,难道还找不到保存黄金的地方吗?当务之急是将黄金全部运回,并尽快增加黄金储备,以应对未来纸币大幅度贬值造成的财富缩水后果。
为了维护我们的资源安全,政府应该尽快消除制约民间进行资源储备和投资的限制性措施,并出台鼓励性的措施,调动起各方的积极性,以使得我们在“资源为王”的时代能够拥有一个保护我们庞大财富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