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宁茶的故事之五十:吾心归处是吾乡

(2022-12-13 14:50:45)
标签:

昌宁

茶的

故事

文化

分类: 纪实文学

吾心归处是吾乡

原创 杨佳莹 澜沧江文艺 2022-12-04 08:06 发表于云南
昌宁茶的故事之五十:吾心归处是吾乡

+ + + + 

昌宁茶的故事之五十


【编者按】云南昌宁,茶的土地,茶的故乡,她在澜沧江边长大,她在天堂山上成熟,千年不变的爱情在这里长成故事。她美了这片土地,富了这方人民。远方的游子一看见茶叶,就会想起昌宁的爸爸和妈妈,心中就会升腾起无比的力量。今天,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与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携手名人大家、草根作者共同讲述昌宁一片叶子的故事。以此,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伟大的人民,献给党的二十大!



吾心归处是吾乡


杨佳莹

 

昌宁茶的故事之五十:吾心归处是吾乡

说起云南,雪峰连绵的玉龙雪山,典雅朴素的丽江古城,牛羊成群的香格里拉普达措是你想到的关于“彩云之南”的代名词,然而今天,我想跟你讲讲我从小生活的这个地方——昌宁。“山河有荣枯,惟有念如故”,日暮晨昏,昌宁,终是我念念不忘的地方。

昌宁,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于1933年由保山永昌、顺宁凤庆析置设县,取两地名后一字为县名,顾名思义,“昌盛安宁”是大多数人给予它的解释,它蕴含了昌宁人民对于生活的期盼和对家乡深沉的爱意。在上大学时,我曾经以为我喜欢的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是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然后现在的我,好像更离不开这片带给我宁静和无限温柔的土地。

我生长的地方,是一个距离昌宁县城20公里的小镇,“温泉”,是它的官方称呼,因这里的天然热泉而得名,然而我更喜欢的是“小桥”这个名字,我家正好住在桥边,那我暂且说它正是因为这座桥而得名吧,那么“小桥流水人家”便是我能想到的关于这里的代名词。然而这里,最出名的不是小桥,不是温泉,应该是伴随我更多儿时记忆的茶叶。

温泉镇是昌宁县第一大茶乡,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叶发源地,也是“千年茶乡”的重要名片。“家家户户采茶去,一箩一筐满载归”便是这里最常见的生活图景。还记得,小时候的我最喜欢赖在外婆身边,茶叶发芽的季节,每逢周末外婆外出采茶,她的身后总会有我的身影,外婆背着大篮子,我背着小篮子,外婆采茶,而我偷外婆采的茶,然后兴高采烈地回到家炫耀我这“不劳而获”的成果,想想当时的我真是滑稽又可爱。那时,我还不懂什么是茶文化,什么是茶乡,我能看到的只有漫山遍野的绿茵和外公外婆额头上不停流下的汗水,我能感受到的只有在茶山嬉戏玩闹的快乐和卖茶赚钱的愉悦。长大以后,我的父母这辈都不再从事采茶制茶这条道路,但是我的外公外婆依旧早出晚归,上山采茶,这是的我渐渐明白,茶叶,对于外公外婆他们而言,是谋生的手段,亦是对这片土地文化的坚守。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温泉人,是这片茶山最坚定的守护者,尽管年迈,他们依旧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千年茶乡”这一名片的打造贡献着自己的余热和力量。因为茶叶,温泉人民有了更好的生活;因为茶叶,温泉人民打造出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因为茶叶,它带给了我更多心灵的平静与祥和,下班回家,趁着微风,坐在街边,拣拣茶叶,聊聊天……

这片土地,本就该是茶叶生长的沃土,“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这辈人,有义务担当起这份时代责任,将昌宁的茶文化传承下去,让“千年茶乡”这个文化赋予的名片历久弥新。

吾乡茶乡飘远,悠远宁静,自此,吾心归处便是吾乡。

                昌宁茶的故事之五十:吾心归处是吾乡


          (插图源自网络)

 

作者系翁堵镇扁里村完全小学教师

 

昌宁茶的故事之五十:吾心归处是吾乡


+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