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茶的故事之四十四
【编者按】云南昌宁,茶的土地,茶的故乡,她在澜沧江边长大,她在天堂山上成熟,千年不变的爱情在这里长成故事。她美了这片土地,富了这方人民。远方的游子一看见茶叶,就会想起昌宁的爸爸和妈妈,心中就会升腾起无比的力量。今天,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与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携手名人大家、草根作者共同讲述昌宁一片叶子的故事。以此,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伟大的人民,献给党的二十大!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昌宁承载着“千年茶乡”
的美誉越飘越远
吴敏昆

昌宁素有“千年茶乡”之美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昌宁各民族与昌宁茶叶相依相伴,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如今昌宁人正在用干劲闯出一番天地,用智慧调出一片绿色,用激情让“千年茶乡”的美誉愈飘愈远。古老的茶马古道支道经昌宁而过,2003年昌宁被命名为“云南省茶文化创作基地县”产业文化发展潜力较大。2015年,“昌宁红茶”获得了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成为全国“昌宁红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6年,昌宁成功进入“全国十大魅力茶乡”行列。

抓茶叶产值实现经济增长
温泉镇是昌宁县第一大茶乡,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叶发源地。全镇目前拥有高优生态茶园10万亩,投采面积达99000亩;有千年古茶树74148株,其中,基部径围在50cm以上的古茶树42091株。
光山万亩茶园示范基地以“严控农残,确保质量安全,打造有机生态无公害农产品”为目标,以绿色和有机为突破口,打好绿色生态牌,走特色之路,推动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促进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当地流传者这样一句话:“整个温泉镇茶农,基本上是把我们的衣食饭碗摆在茶桌上”。

这里在八十年代之前,基本上都是以小灌木林或者花山为主。从八十年代开始才种了一部分云南大叶茶。到了2002年,这个开始大规模的种植茶叶,现在种植面积达到10余万亩。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村定位为茶叶产业专业村,现在的光山村不仅是绿而且是形成大规模的茶叶基地。
“十三五”期间实现低改茶园4万亩,建设标准化茶园5.4万亩,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园格局。通过茶园低改和标准化茶园建设平均每亩增产干茶18公斤以上,平均亩增产810元以上。
以光山大团山标准化茶园为示范带动,2015年至今连续3年,按每亩每年40公斤复合肥的标准投入肥料,累计投入肥培资金100余万元,通过3年的肥培管理,光山大团山标准化茶园茶叶效益由原来的800元每亩上升到现在4500元每亩。
现在整个温泉镇的茶叶产业,无论是从质量上,效益上,加工上,都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从农户的收入倍增,到产业的转型升级,再到的打造有机生态无公害这一方面基本上是都是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闯出一条茶旅融合新路子
昌宁县委、县政府“奋力打造最美田园城市,高质量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温泉镇以“古茶名镇、温泉养镇、旅游强镇、商贸活镇”为载体,将温泉打造成为“世界优质红茶生产基地、全省知名康养度假小镇、昌宁美丽县城后花园”为目标。
围绕茶旅、茶泉融合发展做好“十四五”期间乡村旅游规划,加快构建“多点连线、多线成面”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实施“茶区景区化”工程,积极探索以龙头企业带动、茶品质为优势、茶文化为主题、茶园风光为特色的茶旅一体化发展路子,推进茶产业由单一产业向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多元化扩张。
借助沧江茶源乡村振兴示范带,抓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优势,把茶道和温泉康养融合发展,把集镇建成最美高速路休息服务区。积极推进联席古茶公园AAA景区创建,建成新河、松山、联席、光山探秘古茶游览路线1条,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到2025年末,接待游客15万人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000万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温泉镇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社会繁荣和谐、产业发展实力雄厚,尊商重商传统优良。是访茶、说茶、品茶、赏茶、论茶的理想之地!

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品牌
昌宁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将昌宁建设成为“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特别提出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品牌。
茶叶是昌宁传统产业和优势骨干产业,昌宁是滇红的核心产区,是全球最大的CTC红碎茶生产基地,年产红茶1.3万吨以上。昌宁红茶曾长期作为国家出口创汇重点产品,远销亚、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被酷爱红茶的苏联人誉作中国的“伏特加”紧紧抓牢“昌宁红茶”为品牌,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把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品牌作为建设“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创建标准化红茶生产基地20万亩,完成绿色有机认证10万亩以上;建设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25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5个、县级18个。紧盯初制所建设规范达标,引导建成的标准化示范茶所积极申报SC认证,支持茶叶龙头企业改扩建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培育市级及以上茶叶头企1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10家,力争昌宁红茶的精制率由现在的74.5%提高到85%。做好昌宁红茶地理标志品牌标准修订,使用“昌宁红茶”地理标志企业增加到20家以上。依托东北大学、西南大学和沪滇合作,在沈阳、重庆和上海举办昌宁红茶品牌发布会。

鼓励龙头企业在二线城市以上通过开设专卖店、加盟等方式,开设“昌宁红茶铺子”100家以上,加强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的合作,加大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推广,组织网红直播卖货,拓宽营销渠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拓展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和英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市场,全力将昌宁红茶打造为世界知名红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