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澜沧江文艺
澜沧江文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412
  • 关注人气:5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宁茶的故事之四十:温泉茶事一二三

(2022-12-11 17:24:32)
标签:

昌宁

茶的

故事

文化

分类: 纪实文学

温泉茶事一二三

原创 施学文 澜沧江文艺 2022-11-24 09:19 发表于云南
昌宁茶的故事之四十:温泉茶事一二三

+ + + + 

昌宁茶的故事之四十


【编者按】云南昌宁,茶的土地,茶的故乡,她在澜沧江边长大,她在天堂山上成熟,千年不变的爱情在这里长成故事。她美了这片土地,富了这方人民。远方的游子一看见茶叶,就会想起昌宁的爸爸和妈妈,心中就会升腾起无比的力量。今天,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与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携手名人大家、草根作者共同讲述昌宁一片叶子的故事。以此,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伟大的人民,献给党的二十大!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MVPvEL7Qg0H0JL77vhyC6OiaJBYLoFKkt5pndedFIxtib8lLWWQNk0M5RkVuFLpwdzjWK8XLhJgrvkgUqgNy4oP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温泉茶事一二三

施学文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MVPvEL7Qg0H0JL77vhyC6OiaJBYLoFKktqKadPB62rbWGblW3H0cwZibKlyp9xjGAlKymbqayTBM9pHfUDWJbj5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昌宁茶的故事之四十:温泉茶事一二三


在温泉曾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客到小桥知水暖,宾临温泉品茗香”,写得真真切切。我生长在温泉兴文,小时候经常听阿公讲故事……而听得最多的就是传说诸葛亮与茶叶的故事,那时阿公年事已高,这个故事不知讲了多少遍,每当讲完他老人家还要补上一句“茶叶是个腊骨头”。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到保山昌宁澜沧江流域,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南征百战的将士们都想家了,诸葛亮看懂他们的心思,就吩咐传令下去,要求夜里睡觉枕头要朝东,人头朝东睡,马头要朝东,马头朝头拴。只要这样做就可以回家过大年初一了。有的将士深感疑惑不按要求去做。亱深人静的时候诸葛亮使起法术,第二天蒙蒙亮,有的将士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有的却留在深山密林中悔恨莫及。诸葛亮又不忍心跟自己征战多年的将士留下受冻挨饿,于是反手抓了把树叶撒向天空,挥着扇子念道:“从今以后你们就吃这些树叶,穿这些树叶”。阿公接着说:“这树叶成了茶叶就是腊骨头,丢不得要拿它搞钱用”。那时我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时至今日才知深义。

阿公出生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那年,他是一个勤劳之人。自从温泉里睦人袁恩锡做好事从镇康引茶种回来,动员学堂、寺庙、乡邻育种茶开始,阿公千方百计托人买茶种回来自家种植,不几年我家茶叶就小成气候5亩多,成了我们家的聚宝盆。从春到秋阿公精心打理茶叶,白天采摘回凉于通风处,第二天早饭后,阿公有条不紊地生起炉火,支上铁锅杀青抄茶,我也凑上热闹在一旁帮忙。阿一边翻抖一边说:“杀青火喉很是讲究,嫩茶要杀得老,老茶要杀得嫩”。出锅将茶叶放于箥箕上,后稍许降温到手感可以揉碾时,把茶叶笼成团双手搓,直至清香味扑鼻而来将其撒开稍加凉晒到半干时,又第二次揉搓,这样反复三次晒干即可。茶晒干之后,取来事先准备好的竹背箩,将笼竹笋叶垫于底及四周,放入成品干茶并覆盖笋叶置于阴凉通风处。这就是我记忆中阿公之制茶所为,对我来说无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我小时候文化生活贫乏。没有电影电视看,每到日落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的时刻,阿公就会在火塘中生起火来,一家人围火而坐既温暖又惬意,小罐茶登场了。当火光映照脸上放红光时,阿公将未上釉的土陶小罐放于木炭火上烘烤,时至罐口有热浪涌出,放入干茶不断抖动二至三次,待叶黄杆疏金黄色,将铜壶中的开水缓慢注入茶罐,且不能溢出方为上乘,稍加煨炖将茶水倒入土碗中便可品饮,有时还放点姜糖说是去疯寒。姜糖茶是我儿时的最爱至今乡愁未改。有一次阿公讲起挑茶走夷方麻栗坝做买卖之事,奶奶在一旁插话:“就不是因为你我才来到这个地方”,阿公得意的笑了,是那样的幸福……

 

 昌宁茶的故事之四十:温泉茶事一二三


父亲2022年初过世了,他是兴文茶所创史人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温泉、松山、下六甲、兴文相继创办茶叶初制所。父亲是个性情中老实人,他年当力壮20岁的时候,被乡邻推举成为创建兴文茶叶初制所会计,两个月后承当主任之职。在创建中,由大岩寨、小岩寨、岩子脚、刺坝林、李白菜五个寨子共同创办。父亲从地点的选址平整,工匠的确定,人员的挑选,石料的取运,木料的伐砍,瓦匹的烧制,施工的运作,伙食的开消等无不在他脑海里保存,当下时髦的话说是活电脑。听父亲讲,那时的革命干劲比天高,真是招之即来,来之能干,干之能好。那时施工没有工程图纸,只是凭经验办事,凭尺寸说话,靠商量定夺,靠民主决策。更没有工程监理,凭的是对得起“师傅”二字的良心,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乡邻的信任。干劲从新中国建立来,口中喊着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中来!吃的是包谷饭,喝的是洋茄南瓜青菜汤,一个月有一顿肉吃叫“打牙祭”。口号是盐管够,饭管饱,烟酒糖茶管不了。工人两肩一头挑着伙食,一头挑着行李工具而来,没有扑克牌,休息时间还要打草鞋,天黑躺下,天亮起来。干活、吃饭、睡觉就成了“三部曲”。父亲还说那时的人宁可多干活,也不愿意多请假。有一次一个姓赵的师傅家中父亲处于弥留之际,带口信叫他马上回去,我父亲也叫他立马起程,他却坚持干完早上的活再走,当赵师傅回到家时,便成了永远的遗憾。听到这我不由得想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想到人民的伟大,先辈们的无私奉献。

兴文茶所经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在1956年的春天诞生了。五个寨子的群众闻讯而来,欢笑声惊喜不断,有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老少,有从坝头走到揉桶前的青年小伙,有从场院走进厨房的姑娘们。那热闹的场面比结婚有过之而无不及,早饭后父亲宣布:今年的春茶于3月l9日开称,掌声四起,每个寨子由社长带队送交100斤鲜茶叶,所有人还是久久不原离去,不知道他们为何这样。但有一条是只得肯定的,兴文开天辟地没有的事,想多看一眼回家有个好说法。他们的见证已成为兴文第一个吃盘蠏的人了。今天也成为我对父亲最深切的怀念,最大最大的赞美,有兴文茶所就有父亲,有父亲就有兴文茶所,这是我与茶和茶所的缘分吧了。

 


昌宁茶的故事之四十:温泉茶事一二三

 

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在全国迈进小康社会的2020年底,我退休回到老家兴文。可我难以忘怀的是一起教过书的老师,一起坐在政府办公桌前挑灯夜战的同事,一起在文化战线耕耘的文艺爱好者,一起在茶园建设指挥部的美好时光。听老一辈茶人讲,温泉茶的规模发展可分两个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人们从生活中体味到“腊骨头”的茶香,秉承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地方领导机构及人民公仆,顺其民意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宏伟气魄,谋划发展温泉茶叶的金色工程。农村每个行政村(处)根据实际开办一至二个百亩茶园,以增加经济收入。于是兴文在1974年至1976年间开办了赵家田150亩村办茶园。茶园基地由兴文相邻的蛇腰洼、棠梨树、大蒿坝、梨树、李白菜五个寨子的荒闲地划并而成。茶园建设是基干民兵冲锋在前,披星戴月,披荆斩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愚公精神。近三年的艰苦奋战,建成兴文赵家田集体茶园,将永载兴文史册。温泉象赵家田这样的茶园不少于30个3000亩。

温泉茶园建设第二次辉煌时期在2000年前后,我是参与的见证者。温泉人有顺势而谋,乘势而上的先见之明。当时温泉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打赢温泉茶园建设战,尽其可能利用好荒闲土地建设高优茶园。光山大团山茶园、马鞍山茶园就是代表之作。那时我是工作队员之一,参加丈量面积工作,虽然辛苦但群众的笑容融化了困难的冰山,建设光村茶叶专业村的热情象火一样燃烧,生成强大的工作动力,我笔记本上的开挖进度与日俱增,开挖质量令人十分非满意。后来我总结出来的光山人民“干就干好”的精神。在建设高标准茶园的同时,进行低产茶园改造手术,让低产茶园恢复生机同高优茶园并驾齐驱,,驶入光山茶叶发展的快车道。温泉农业服务中心的茶叶技术员老王,他把论文写在茶园,把“亲戚”结在农家,用脚步丈量出人生价值。因为他忘我的投入温泉、光山的茶叶发展,我给他改了个名字叫茶老王。至今温泉人民对茶老王还耳熟能详。

千年茶乡的温泉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有与时俱进的广大茶农,有香飘万里的名茶,有古树茶第一村的联席,千年茶乡温泉的画卷将会更加光彩夺目,香飘世界。

 

 昌宁茶的故事之四十:温泉茶事一二三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MVPvEL7Qg0H0JL77vhyC6OiaJBYLoFKkt5pndedFIxtib8lLWWQNk0M5RkVuFLpwdzjWK8XLhJgrvkgUqgNy4oP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