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茶的故事之二:茶的土地

标签:
文化昌宁茶的故事 |
分类: 散文 |
茶的土地

+
昌宁茶的故事之二
【编者按】云南昌宁,茶的土地,茶的故乡,她在澜沧江边长大,她在天堂山上成熟,千年不变的爱情在这里长成故事。她美了这片土地,富了这方的人民。远方的游子一看见茶叶,就会想起昌宁的爸爸和妈妈,心中就会升腾起无比的力量。今天,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与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携手名人大家、草根作者共同讲述昌宁一片叶子的故事。以此,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伟大的人民,献给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茶
庞逸云

“昌宁,是天下爱茶人的昌宁,是访茶、说茶、品茶、赏茶、论茶的理想之地。”5月21日是国际茶日,当天,县委书记、县长杨斌斌在省政府新闻办、省外事办主办的2022年“美丽中国•七彩云南”走进斯里兰卡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启动仪式暨国际茶日活动上,向世界隆重推介了昌宁红茶。
早在公元前2世纪,昌宁先民们就有了喝茶、用茶习俗。历史上,昌宁一直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茶产地,600多年前,昌宁“碧云仙茶”曾作为贡茶进入京城。1958年,昌宁建成了第一个国营红茶厂;1986年,昌宁成为中国首批优质茶叶基地县;1987年,斯里兰卡世界银行专家纳塔尼尔不远万里到昌宁考察茶叶,与昌宁人民结下深厚友谊。面对全球茶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昌宁县依托20余万株古茶树资源和31.43万亩生态茶园,重构茶业体系,打造红茶品牌。2006年,昌宁成为全国唯一注册认证的“千年茶乡”;2013年,昌宁红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2014年,“昌宁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获批。如今,昌宁拥有全球最大的CTC红碎茶生产基地,是云南省首个茶叶出口安全示范区。
昌宁县落实省委省政府交给的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品牌任务,按照深度融合、高位推动、全面布局、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全面提升“昌宁红茶”品牌市场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目前,昌宁县有103个村1481个村民小组,4.65万户18.23万人涉茶种茶,现有茶园31.43万亩,其中,古茶树面积4.9万亩。有7个“万亩以上茶叶产业重点发展乡镇”、3个“万亩亿元示范村”。2021年,全县实现茶叶总产量2937.29万公斤,实现总产值55.6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3.26亿元,加工产值32.7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9.64亿元。茶产业带动农户均收入28577元、人均收入7277元。
红茶产业生产情况良好,昌宁红茶创制于1952年,历史近70年,是滇红的核心产区。“昌宁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14年3月注册获批,于2017年7月正式启用。2021年,全县总产干茶2.94万吨,实现农业产值13.26亿元,其中红茶产量1.49万吨,占总产量的50.7%,农业产值6.5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2%。
茶叶企业发展得到有序发展,至2021年,全县共有茶叶生产企业65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有茶叶专业合作社50个,市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5个。有红碎茶生产线8条:华龙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3条,龙润1条,昌宁红集团4条。
努力提升“昌宁红茶”品牌。按照“优化结构、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培育文化”的发展思路,全面推动红茶发展,用5年时间全力打造“昌宁红茶”品牌。重点打造田园红茶小镇、漭水古树红茶小镇、温泉红茶原料生产第一小镇、翁堵富硒红茶小镇、勐统CTC红碎茶小镇,以及达仁社区、光山村等10个茶叶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
目前,昌宁县1.3万亩绿色有机认证面积得到巩固提升,打造1个省级、1个市级、2个县级茶叶基地已通过认证,9万亩绿色有机认证工作已全面启动,完成2021年目标任务,于2022年4月份拿到转换证。二是抓实经营主体培育。完成了康华晟煜年产600吨、勐鑫年产1200吨、大印山年产80吨3家红茶生产线提升改造,新建宁凤红年产1200吨红茶生产线,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目前,全县申报使用“昌宁红茶”地理标志品牌企业数量达到10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动“一县一业”创建。
昌宁县委、政府强化资金投入,在“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品牌资金13.3亿元,其中:每年投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重点用于基地提升、茶企培育和品牌推介。
昌宁县温泉镇联席村总支书记李国先介绍说:联席村位于昌宁县温泉镇东部,国土面积21.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森林覆盖率93%,属澜沧江西岸温凉型山区气候,优良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山青、水绿、空气新鲜,特别适合茶树的种植和生长,并且所生产的茶叶品质上乘。联席村现有茶园16954亩,15公分径围以上古树茶24858株(其中最大树龄32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5000多元增加到了16000.00元。联席村是一个真正的茶叶专业村,现在政府支持,对茶叶产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进行扶持,村民依靠茶叶致了富,我们称茶叶为金叶叶,村民们富了,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好做了。说完,李支书开心的笑了。
昌宁县有近一半的土地和近一半人口从事茶叶生产、销售,产值占昌宁县农业产值6.5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2%,可以这样说:茶叶产业养活了昌宁近一半的人口,茶叶的功劳可谓大矣,所以说: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确实是实至名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