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彝族作家杨佳富的报告文学

(2019-05-18 10:44:31)
标签:

精品

评论

文化

分类: 评论

论彝族作家杨佳富的报告文学

作者:叶向东 来源:云南文艺评论 1997年第二期


论彝族作家杨佳富的报告文学

 

彝族作家杨佳富已出版了《绿色长城》、《边防缉枪缉毒大写真》、《中国大缉毒》、《中国打缉枪》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其创作开始走向成熟并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杨佳富是一名普通的武警战士成长起来的作家,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地以武警部队普通官兵为主要描写对象,努力挖掘出边防武警生活的内在意蕴,以及这种内在意蕴和新的社会思潮的碰撞,显示出了思想的艺术的光芒。他的创作的可贵之处在于维护了报告文学的严肃性和纯洁性,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战斗豪情和执着敬业精神,表现了一种为了理想而自甘清贫、虽苦犹荣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一种对美的执着追求的坚定的信念。

杨佳富所选择的都是许多作家很难把握的缉毒斗争题材,其中充满了丰富的思想含量。他的报告文学写的虽然都只是来自边防前哨缉毒的战斗生活,而思考的却是和平时期怎样打好反毒、戒毒、禁毒这一场人民战争的重大课题。

毒品,这个被新中国公民们遗忘了的陌生的东西,最先在我们这片宁静而圣洁的边境上悄然出现,是我们十多亿人民不曾所料的。然而,这东西来了,从无毒国的国门悄悄地流进来,继而象决堤的洪水越流越凶,越流越猛。祸水就这样逐步流向内地,流向全国,与世界毒流相汇......由于云南是中国反毒的最前沿阵地,由于历史的重任落到了边防武警的身上,所以我们的队伍就要一刻不停地浴血奋战。只要毒品一日不绝,战斗一刻也不能停止。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广大边防武警官兵们保持着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勇敢无畏,机智灵活,严守纪律,自我牺牲,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等等优良的品质。在和平时期,他凭什么打仗,凭什么去流血牺牲?靠得不正是他们心中闪闪发光的爱国主义思想吗?边防是一个国家开发程度、对外交往、经济力量、科技水平、文化教育、文明程度、国民素质等的一个缩影。国家的强盛与边防的强盛息息相关。我国的国力水平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当然边防武警的装备就更难与其相提并论了。在中国反毒前沿的边防武警的装备还比较落后,他们不得不迎着难于想象的困难去战斗。他们只能靠坚强的毅力,靠超负荷的体力,靠过硬的军事技术,靠斗智斗勇,甚至不得不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枪弹和毒品,缉毒前沿边地上的官兵,分分秒秒都在与死神打交道,血迹留在了边境线上。立功人员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因缉毒立功,伤残的战友和在这边防上付出了生命的战友们,也几乎与缉毒有关。

杨佳富的报告文学反映的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毒品问题,这是报告文学中很少涉及的一个敏感领域。题材的选择不是唯一的,但题材的选择是重要的。可以说,他的报告文学的创作题材的选择本身就是富有挑战性的。

写好人物形象,是写好报告文学的一个关键问题。报告文学中的人物必须是生活中的真人,人物所做之事必须是生活中的真事。如果是假人假事,或者对人和事拔高、夸张,都会有损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为了细致、鲜明地刻划人物,进行艺术加工时必要的。但只能表现在锤炼语言对人物的品格精神的升华和行为的抒发议论上,而不能违反事实的真实,包括细节的真实。因而报告文学的写作,难就难在只能到现实生活去选选择、挖掘具有个性的典型人物。

杨佳富首先是一名武警战士,然后才是作家,他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己的战友。他以时代的激情和胆识,到反毒生活中去调查、去发现。他的写作是严肃的、认真的,并不象有些人那样采用“大事不糊涂,小事可推想”的写作手法,即做到生活里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的重要行为不能编造,但那些较小的情节或个人的某些生活方面,则可以根据基本的生活事实去加以艺术地演绎、渲染和推想,以至创造出某些细节、某些情态的描写。他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访问,掌握了大量的客观资料,既熟悉大的客观环境和时代背景,又了解小的具体环境和具体事实。对事件发展的起因、过程、结果、对矛盾冲突的各个方面,对正面和反面的各种情况。对有关人物的具体经历和独特个性,对有关事件的进行状况和具体细节等等,都客观地周密地进行实地采访和亲身的调查、体验。甚至努力去具体感受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真实心态。写人,就要写出他特有的个性和思想的闪光点,这样,人物形象才能鲜明,充分体现出典型意义。杨佳富的报告文学中表现出的缉毒英雄们正是以毒品一日不绝,战斗一刻不止的信念,铸造了他们的坚强个性,他们为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地战斗在反毒禁毒前沿阵地上,他们是在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维护着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用自己的鲜血谱写着壮丽的人生之歌。作者还写出了人物在生活中实有的矛盾,矛盾构出情节,情节展示性格。把人物置于矛盾中表现,才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血肉饱满、鲜明生动的形象。

作者在写人的时候,写出了人物所处的环境,环境是人物思想性格形成的客观依据,又是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产所。把人物放在具体环境和广阔时代背景中去描述,这就增强了现实感和可信度,增强了整个作品的思想深度。作者还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来增强具体感和形象感,并做到以小见大,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杨佳富的报告文学的感人力量和价值在于它的真实的新闻性,但文学性也使它产生形象动人,增强感染力的艺术效果。作者对题材进行了选择和艺术加工,运用形象思维,巧于艺术构思,以浓郁的审美意识以及个性化、情绪化的语言,并借助多种文学表现手法,真实地再现富有个性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和典型的生活画面。

      ——“一轮明月,撒着淡淡的清辉,畹町界河边的傣寨沉浸在溶溶的月色里。远山近树,竹舍楼台,隐约朦胧,梦境般的夜显得神奇。此时,正是傣家小伙“串”姑娘的好时光。一对对,一双双情侣,吹着葫芦生,弹拨着木琴,踏着月光银影向竹林深处、芭蕉丛里走去。良宵美景啊!相依相偎的恋人,互吐衷肠,用甜蜜的语丝编织着花环”。         ——《绿色长城》

这里的情感形式主要表现为一种心理美感,是一种作家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体验而形成的审美感受,具有深刻而丰富的理性内容,它并不直接指读者的感官,而是以形象的暗示向读者的心灵深处渗透。

杨佳富的报告文学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兼具散文、诗歌、小说乃至政论诸多文体之语言特色,显得多姿多彩,文采斐然。散文的优美、凝练,诗歌的清新、含蓄,小说的细腻、形象和富于个性,政论的端肃、锋利与雄辩,以及各种修辞手法和富有哲理的格言、俚语,都汇入了他的报告文学的语言之中。他是用诗化的语言来进行写作的:

“远处,景颇山的峰峦连成一片,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沉静、雄浑。居民区里一幢幢傣家竹楼。凤尾竹在晚风中婆娑摇曳,一串串香蕉像翡翠般挂在绿叶丛中,飘溢出阵阵诱人的清香。

边城的夜是宁静的,也是神秘的”。

——《中国大缉毒》

 

杨佳富的报告文学的写作,特别重视语言的锤炼和选择,以形象的、多样的、丰富的表现力的语言去准确反映丰富复杂的边防武警的缉毒战斗生活。

文学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性格、民族形象的艺术表征,这就要求它在艺术品格上超越市俗的情感,在价值取向上超越市场选择,它所追求的是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杨佳富的报告文学赋予作品以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基调和旋律。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因为打国门走向世界,走向市场经济而导致思想的失落、英雄的失落,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剧吗?他的报告文学弘扬了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通过英雄人物的描写,体现了英雄和理想的存在,让人们从中看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实现性和可能性,看到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激流中,人们在不断更新和调整自己的观念,健全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心灵,看到这些缉毒英雄们怎样经受住商品经济大潮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上受到的巨大冲击。这些缉毒英雄们首先是人,他们同样有正常人的感情、爱情、婚姻、人情和人性,并且他们的生命和智慧的激情、张力、痛苦比一般人更深刻,也就更具有崇高美和悲剧性。他们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有义的,不是空空洞洞的躯壳,不是某种抽象的符号。面对罪犯,面对罪恶,他们能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直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面对人民,面对国家则表现出了无限深情的爱。作品写出了他们的灵与肉、情与爱,他们高尚的精神情操和美好良善的人性。

报告文学也是现实的审美反映,它从审美上评价现实,同时也从政治、伦理、道德、科学上评价现实。除了求美,还要求真,求善,追求一种对现存文化的反思、批判和重建。报告文学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更接近政治一些,具有更多的意识形态的成份,就更需要一种提升人的精神的力量。冯牧认为:“写报告文学当然不是写政治。可是,许多杰出的经历了历史考验的报告文学作品,都为我们显示了这样的特点:它们大都带有极其强烈的、对于真理和谬误具有如此深挚动人感情的政治性色彩。”杨佳富的报告文学的政治性特点,表现在题材的浓烈时代精神、政治见解的抒情性议论和社会作用的普遍性上。并且除了写正面的人和事之外,也注重提示矛盾,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起到了社会“警钟”的作用。不可否认边防武警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然而,在现实历史条件下,他们也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形形色色的贩毒案件,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艰苦的自然环境,经济拮据,警力不足,装备落后等都使原来就困难的缉毒工作变得更困难。边防武警在车辆、通讯装备方面,当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执勤单位与部队驻在的地方上都不能相比。执勤单位的通讯、车辆装备、住所等等这一切还不如地方上的一级普通的小小行政单位。试想要在一条特殊的边境上堵住毒品容易吗?

杨佳富这位彝族作家、武警作家是站在时代的高度,用睿智的情感和理解的触角,深入缉毒生活的激流中去,反映了边防武警的英雄群体以及反毒斗争的严峻现实。他的报告文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示了毒品对人对社会的毒害、吸毒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引起的其他犯罪行为,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进行着伤害,毒品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和国家不得不面临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