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乡里人的梦想——读李德昌散文选《又见天堂杜鹃红》
(2016-09-07 16:34:41)
标签:
文化散文李德昌佳作 |
分类: 评论 |
承载着乡里人的梦想
——读李德昌散文选《又见天堂杜鹃红》
杨佳富
李德昌散文选《又见天堂杜鹃红》是他近期发表的散文作品的汇集。这是一部描绘故乡风情、铺叙人生历程、抒发性情哲思的散文集。书中浓厚的民族特色、如诗如画的意境、独具风味的童趣、深邃的人生哲理可谓感人至深。
李德昌的散文以小见大,他爱写零碎片段的材料,从小题中悟出大道理,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抒发出强烈的感情。如《小邻居》、《王乡长的“小九九”》、《在鲁迅文学院的日子里》、《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等篇就是把已一件件小事写得和灵活性,一滴水见太阳。
散文创作往往是作者在生活中受到一种事物的触动,怀,浮想联翩,然后构思篇。从眼前的“此物”想到“彼物”,通过描绘,或借助类比,或取其寓意,或虚实相生,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含义。李德昌的散文《故乡竹情》、《兰城垂柳情》、《和顺的水》等就是从自然景物联想到社会生活,从故乡的竹、兰城垂柳、和顺的水联想到勤劳朴实的保山人民。
美的散文善于将深刻的思想、深邃的哲理和强烈的感寓于生动形象的生活图景之中,李德昌的人物散文《抗日儒将鲁道源》、《与善洲老书记的第一面》、《你把芬芳带给人间》、《郑垧靖印象》、《平凡人的歌》、《叶妲》等就是最好的代表作。
祖国的自然风光,也是李德昌散文中着意描绘的审美意象。大山的富饶、雄奇、壮美赋予人们独特的气质和生命伟力,河流的充沛、深邃勃发出生命的活力。他的散文诗意盎然,文化意味深邃,饱含民族情感,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可以说,他的散文意境闲静,感情真挚,画面独特,富有诗意。李德昌的散文《秋天的歌》、《东北见闻》、《华东掠影》、《老山行纪》、《挂在峭壁上的公园》
等就具有这种情物相融、如诗如画的意境美。尤其是他的那些叙事抒情的散文,更能够使人如临其境、如历其地、如观其景、如闻其语,意境完美。
许多作家都喜欢用文字追忆自己的童年,他们的文字或深沉哀婉,或诗意浪漫,都是对童年那段离自己越来越远的生命历程的追念。李德昌散文中的童年是过滤掉时代苦难和生活艰辛的童年,是充满童真和诗意的童年。如《儿时鱼 趣》、《童年牧趣》、《新寨人家的园边》、《难以忘却的印象》等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梦幻般美好的童年生活之中。这些描绘童年生活的散文不仅如诗如画、邈远神奇,而且温情脉脉、情趣盎然。
近年来,以乡俗乡风为题材的散文创作确实不在少数,但能把纯朴的乡俗乡风还原成鲜活的生活场景而又极富个性特色的散文却不鲜见。一个成熟的作者往往会通过细致的观察把那些琐碎的生活片段幻化成新鲜而生动的阅读内容,这是很难得的。李德昌的散文《风雨兰山行》、《苗山纪行》《卡斯洼的春天》《傣乡宝地话湾甸》等都有它的不同寻常之处,让人体味到一种真情,感受到一种质朴而亲切。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里,故乡就是放大了的风景,因为这里才是离心灵最近的地方,那风景里的人和事,在时光的梦影里,愈加显得真实而朦胧,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风乡俗,将作者的一腔情怀融入生命的激情,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对故乡的一种深沉厚爱,这是一种纯情,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生命的敬重。
纵观《又见天堂杜鹃红》通篇文字,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总是不温不火,采用平实的叙述方法,用最本真的语言,真真切切地把乡风、乡俗如数家珍般地从容道来,读后让人感到如浴春风,醍醐灌顶。
一个用文字把自己的生命和家乡的风土人情联系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的骨子里流淌的那一腔情怀,必将化作感人的力量,让故乡的风景放大在人们的视野里,这样的人,我们当会肃然起敬!
读李德昌散文选《又见天堂杜鹃红》,如沐清风,心神俱爽,通读他的这部散文集,我们明显地感到,他的书写,融入了苏东坡的旷达,陶渊明的淡然,袁中郎的性情,肖邦的俊逸……种种质素的融会贯通,使他的文字显得那么儒雅、优雅、典雅,于无声处,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