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佳富边境诗丛研讨会评论之《拳拳赤子心切切诗人情》

(2013-11-19 16:56:52)
标签:

好诗

文化

魅力

分类: 评论

 拳拳赤子心  切切诗人情

                 ——杨佳富边境诗丛之《永远的昌宁》 

      张永权

杨佳富边境诗丛研讨会评论之《拳拳赤子心切切诗人情》

     著名彝族军旅作家杨佳富,最近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杨佳富边境丛书《边陲情思》《当兵的日子》《永远的昌宁》,是这位被誉为当代中国彝族文学的巴金,以一名赤子诗人的情怀,献给神奇、美丽、丰饶的七彩云南,献给抚育他成长的边防武警部队,献给生他养他的故乡昌宁的心血之诗、真情之诗、动人之诗。每一本诗集都以相对集中的专门题材和独特的意象,呈现出不同的诗歌境界,抒发了诗人热血涌动的赤子真情。《边陲情思》中既有云南边陲山川大地的生态美、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诗语呈现,又有普通平凡人物的心灵美和他们坎坷不平的凄美人生之路的意象表达,还有诗人对人生经历体察和生命感悟的诗意升华。《当兵的日子》是诗人军旅生涯、壮美人生的诗情抒写,更是对边陲军中儿女英雄情怀的真诚讴歌。而《永远的昌宁》则是这位从昌宁的大山峡谷走出的彝族之子,赤子诗人唱给故乡的一曲深情颂歌,也是诗人献给昌宁县建县80周年的一件弥足珍贵的诗礼。

    在这里,我不对杨佳富的这套边境丛书作全面的评价,主要是对其中的诗集《永远的昌宁》,谈点个人看法。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读了佳富献给故乡的《永远的昌宁》后,很自然地想到了大诗人艾青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祖国的名句。我读《永运的昌宁》,仿佛看到了一名昌宁的彝山赤子诗人杨佳富,为创作这部诗集热血涌动,眼含泪水,真情喷涌,催开诗花的动人形象。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杨佳富这名吮吸着宁昌大山的乳汁成长起来的诗人,面对在故乡昌宁这块古老、神奇、美丽、丰富的热土迎来建县80周年的圣典,在让三十万各族儿女一起喷涌/狂欢的热泪的感人情景中,他无法抑止住内心的激动,对故乡的那片拳拳赤子之心,让他不能不放声歌唱;对父老乡亲的那腔真真切切的诗人情,使他的创作灵感长上了翅膀,飞出了泪水凝结成的性灵诗篇,对故土彝山刻骨铭心的感念情怀化成了一片丰饶的热土,盛开出了一朵朵情彩飞扬的真情诗花。于是,诗人以谬斯女神为特别而美丽的导游,带我们走进昌宁这方古老而神奇的热土,在彩色的昌宁畅游 ,寻梦田园镇的沧桑,品读漭水美丽的诗画,感受柯街集市的热闹,聆听卡斯历史的余音,欣赏勐统丝绸之奇美,享受温泉浴的大地之爱,体察傣乡湾甸的柔情,品享苟酒的淳美,体察诗人故土珠街那双想抓却抓不住的亲情之手……。一曲彝山恋歌,从乡情乡音的旋律中,我们看到从诗人母亲身上长出的核桃花,化成了人类情感河流中最明亮的灯,是怎样照引着诗人的人生之路。从诗人父亲那如织的皱纹,我们走进了纵横交错彝山田垄。还有阿姐倒下去的传奇故事,山姑老师的不幸与大幸等等。一个大写的人字,是这一曲彝山恋歌的主旋律。在多情的昌宁中,是情泪浸染的诗篇,在诗人眼中,月亮有情、炊烟有情、云彩有情、山风有情、虫鸣蝉声有情、花草林木有情……。真是山含情 ,水有意,好一个字了得!其情之根,就在山之魂中,水之魄里。澜沧江从昌宁大地流过,流出了情重义厚的昌宁人,流出了一片多彩的土地,流出了一个美丽的昌宁春风如一支神奇的七色画笔 ,画山,山绚丽;画水,水唱歌。画山的女儿如山的刚强,画核桃花开出的梦幻,画茶树下童真的浪漫,画大山中的石头、大山中石头般的人生和性格……。读这部诗集,我觉得诗人的诗笔,就是一支这样饱蘸着诗人热血和情泪的画笔。他把昌宁抒写得如此多姿多彩,抒写得如此情深意浓,抒写得充满了性情,充满了真人的魂魄。从而也抒写出了诗人心目中永远的昌宁

拳拳赤子心,切切诗人情。真是情到真处自有诗,情到深处出好诗。这本诗集中,永远的昌宁这首长诗,是诗人献给昌宁建县80周年的一曲历史与现实的雄奇交响乐,是史诗般的昌宁的诗美呈现,是时代巨变的昌宁的大诗表现,也是一名彝山赤子诗人情如沧江水,奔腾喷涌而出的心灵之歌。请听诗人情到真处不吐不快的动人歌唱:

 

昌宁,你用八十年

讲一个被屈辱的民族

死而复生的传说

又用八十年

讲了你的人民历尽坎坷

终于腾飞的故事

          ……

你的儿女

也许曾幸福得颤栗

也许曾泪流满面

也许曾在唏嘘中变成石头

如今,人人都长出了翅膀

正高高飞翔

 

八十年的传说,从屈辱到死而复生,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诗行,沉郁凝重得连人都变成了石头,那是何等的坎坷曲折,又是何等的如神话般的艰辛和漫长。当遥远的神话变成了现实,那又是如此地让诗人激动,写出了人人都长出了翅膀/正高高飞翔这样别致而新奇的诗句。又请看这样深情的诗行:

 

为什么我有时是泪

有时是歌

为什么我有时是水

有时是

为什么我有时是暴雨

有时是和风

为什么我有时是芒刺

有时是花朵

你的甘苦你的荣辱你的兴衰

牵动着我影响着我决定着我呵

我永远和你站在一起

一样的姿态

一样的声音

一样的魂魄

 

诗人就这样和他的故乡昌宁命运与共,荣辱相依,血肉相连:昌宁啊,我的故乡/我是你绵延山脉里的一块石头/我是你绿色田野里的一坯泥土/我是你茫茫海洋里的一滴水/我是你郁郁森林里的一片绿叶/我和你筋连着筋/我和你血融着血。一块石头、一坯泥土、一滴水、一片绿叶等意象,朴实、亲切、自然,富于乡土气息,较好地抒发了一名从昌宁的大山里走出的诗人,和故乡血液相融、筋骨相连的赤子深情。佳富能写出这些感人至深的诗行献给故乡,正是情到深处出好诗的反映。同时,也是因为佳富的诗歌创作,一贯注重营造美好的诗歌境界的结果。《永远的昌宁》这首诗,诗人通过把他对故乡的真情厚爱,融入到昌宁这方热土那些具有厚重历史感和典型的现实意义以及美丽生态文化的诗歌意象中,营造出了一种大气、深远、雄奇、凝重、美好的诗歌境界,也就自然写出了这些感人肺腑的诗行。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成高格,自有名句。

杨佳富的这本新诗集《永远的昌宁》,以情取胜,成为她的一个艺术特点,也是诗歌这种文体所要求的。整本的诗集,无处不见诗人自我形象的融入。诗人这种自我形象是诗人在人生道路中小我的跋涉,又与故乡、时代、人民、军队的抚育培养分不开,诗人的小我也就和人民的大我血脉相连了。从小我喷涌出的感情自然就和这个时代的进程、故乡的变化相融一体了。这也是一名时代诗人与那些只在狭小天地中浅唱低吟的诗人的根本区别。

但无论你写什么题材的诗,都必须遵循诗就是诗的艺术规律,充分发挥诗歌艺术的审美长处。杨佳富这本诗集,不仅是情动于中,发言为诗的产物,也是诗人展开想象的浪漫翅膀,在历史和现实的天空飞翔,在神奇的宇宙自然界畅游的结果。诗人走进勐统的桑田,他就把自己想像成一棵桑树,甚至先将我的耳朵摘下/再将我的鼻子揪掉/然后捋走能有的发须/她会像桑树一样振奋快乐/努力收集阳光和露水/长出全新的自我。这是诗人情融入采桑姑娘劳动时的想象,浪漫、幽默,充满了情趣。同时,佳富在写这些诗时,除了从生活中提炼具有特点的诗歌意象外,他还特别注意诗歌语言的形象美、生动美、简炼美。例如《品读漭水》有这样的子:天堂生的漭水镇/澜沧江养的漭水镇。一个字与一个字,就匹佩得十分精当,也使诗句充满了动感。《大田坝写真》中的句子:人们为了生存在忙碌/感觉就像山坡上的蚁群。蚁群喻忙碌的山民,新鲜、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感受湾甸》中写太阳:多美啊!升起的太阳/叶尖上露珠亮起一双温柔的眼睛。不仅用字考究,用眼睛隐喻太阳,以小比大,新奇有味。诗歌是 感情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现在一些诗人举起反语法的旗帜,制造诗歌的语言垃圾,我们有必要提倡诗语的精炼美形象美和音乐美。佳富在这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

《永远昌宁》是杨佳富献给故乡的一首诗礼,也是一部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好诗。诗就是诗,《永远的昌宁》就是这样真正的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