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澜沧江文艺
澜沧江文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412
  • 关注人气:5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奔驰中的云南少数民族作家

(2012-11-06 17:29:56)
标签:

杨佳富

云南

彩色的情话

中国大缉毒

报告文学

分类: 评论

 

                        

奔驰中的云南少数民族作家

 

云飞扬

 

作为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红土高原上的群山中,大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彝家儿女,也孕育了他们山一般的情怀和气度。早年的杨佳富,生活在澜沧江畔的群山间,像所有的彝家孩子一样,他渴望了解山外的世界,渴望走出世代居住的大山。

多年之后,他离开居住的群山,走进了绿色的军营,“工作之余,我总是抱着书啃。在班里,按时熄灯,为了不影响其他战友,我总是蒙在被子里打着手电夜读。书越读越多,渐渐地明白了一些道理,学到一些知识……手就痒了,在完成好部队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写了一些作品”,于是,我们就读到了他的《生命的微笑》、《英雄雕像》、《彩色的情话》、《关山冷月》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故乡的人物、边地的风情、边防武警的生活,还有云南特有的风物习俗都成为他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可以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他的创作不仅汲取了边疆的、民族的丰厚营养,而且在这些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中形成了自己多姿而瑰丽的叙述风格。如在《彩色的情话》中,他以一组意蕴深长、真实而生动的亲情散文受到了评论界的好评,那些“名为《小妹》、《父亲》、《阿姐》、《回家,看看妈妈》等篇什写得情真意切,深情感人……以真实的笔触把心灵中一切最美的文字作为‘圣洁的礼物’献给他多苦多难、勤劳淳朴的家乡与亲人”。

当然,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报告文学才是他写得最多的一种文体,也是他最得心应手的叙述方式,至今他已经出版了多本报告文学作品。作为现役的边防武警军官,他以中国军人的崇高使命感为己任,“为了流干泪水的母亲,为了受毒魔煎熬的孩子,为了流血汗的战友,为了我美丽的彩云南”,他拿起了自己手中的笔,用他质朴的文笔和生动的叙述,“为云南边地文学开拓了一块奇异的疆土,为戍边将士竖立了一块永不消逝的文字之碑”。可以说,《中国大缉毒》就是他报告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品。

在这部名为《中国大缉毒》的报告文学中,杨佳富以纪实的手法,生动形象的笔墨,忠实地记录了武警边防官兵和公安干警通力协作,严厉打击制、贩、吸毒犯罪行为的感人事迹,歌颂了为打击毒品犯罪而献出青春和热血的缉毒英雄。应该说,这部作品的可取之处是多方面的:如全景式的视野与多角度的描绘、故事性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真实性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应该称道的还是,杨佳富在塑造那些敢于与犯罪分子作生死搏斗的英雄人物的同时,还融入了自己对于某些事物的深刻见解。如在“毒品离我们并不遥远”中,他这样写道:“一个人只要你还活着,总要归属于不同行业的群体,时时会面临着种种不期而到的生老病死,而我们的公安边防武警战士,他们作为特定的群体里的一员,或缉毒缉枪,或抗洪抢险,他们要时时面对比常人更多的艰难困苦和生死离别,是他们的无畏和无私无我的精神,才使一个个做着卑鄙的发财梦的毒犯魂断边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