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风雨夜

标签:
西南丝绸之路青衣走丝路雅鱼西道 |
分类: 杨佳富作品选 |
来源;《边防武警报》少1992年6月22月 作者:杨佳富
文君酒酣醉未醒,我们便在夜色朦胧中来到了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雅安市。雅安市原是西康省省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素有“西藏门户”、“川西咽喉”之称。青衣江西出雄关,市区多桥相连,街道整洁,满目葱茏,四季花香,人文景观与大自然的秀色浑然一体,令人神往。
雅安多雨,又称之为“雨城”。这个美称一点不假,我们刚到时睛空万里,吃过饭,便是一场风雨的洗礼。雅安人习惯了多雨的天气,在飘洒的细雨中,他们自由自在的行走,在风雨中叫卖,在风雨中上班,青年们在风雨中谈情说爱,是那样潇洒脱俗,那样的浪漫……
第二天早晨,又是在朦朦细雨中,我们乘车沿青衣江而上,访问了著名的芦山县青衣古道。
对于古代我国西南丝绸之路的走向,通过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和研究,取得了一致意见。即以成都为起点,分为经过宜宾的东道和经过雅安地区的西道,进入云南,两道均经大理,沿永昌道出境。西道为主干线。
东道的北段称为樊通;西道的北段称青衣道。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古代的青衣羌国和青衣县均在今芦山县,芦山东汉《樊敏碑》也明确叙述了芦山青衣古道与西南丝绸之路的关系。我们这次采访的路线也是按此划定的,从西道出境,从东道返回成都。
芦山的青衣道,在历代的军事和贸易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唐、宋对雅州青羌的用兵,与吐番、大理的战争,蒙古军攻占四川的迂回作战,张献忠、南明等在西南地区的活动等,史不绝书;近如红军长征时,中央红军抢渡大渡河后,折向天金、芦山,沿青衣江而上翻越夹金山北上,都是利用了青衣道战略要地。
雅州由于地处要过时,是古代和现代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究竟发生过多少战争,人们谁都记不清,史书有载的不下上千起。非常有趣的是雅州有一种奇特的雅鱼,雅鱼的神奇就是每条鱼的头部有一根酷似宝剑的鱼刺。那天,我剥开雅鱼头,久久凝视这把“宝剑”,似乎又看见刀戈相见,血流成河的战争场面,听到了将士悲壮的呼喊。也许我想象过于脱世,但有一点,那就是雅鱼头里藏着的那把“宝剑”,成了我心头难解之谜。
岁月悠悠,物换星移,今日的雅安不再是白骨成堆的战争之地,它已成为和平和发展的宝地,雅安物华天宝、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关景。汉源花椒、蒙顶茶明唐始为贡品,峨眉毛峰茶是世界金奖产品,水电资源富冠巴蜀,是国家规划的十大水电基地之一。花岗石、大理石储量遍及区内6县,储量巨大且品质特别优异,其中“中国红”花岗石、白色大理石蜚声海内外,享有盛誉。雅安人说,他们是“靠吃石头木头富起来的”。现在,投资4.5亿元的雅安制浆造纸厂正在雅州大地新建。厂党委书记激动地向我们介绍,到1994年制浆造纸厂将建成投产,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制浆造纸厂之一。
在万家灯火的不夜城,我看到在风雨中执勤的武警战友,从他们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我明白了风雨中行走的人们那幸福笑脸中所包含的内涵,也明白了雅安人为什么不怕风雨,因为他们身边有一群群身着橄榄绿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