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丹阳清盘“最牛”私募基金

(2008-01-05 19:19:11)
标签:

股票

 赵丹阳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2007》中写道:今天,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强劲也许会持续很久,经过慎重考虑,并和两个信托公司沟通后,赤子之心作为顾问的所有信托将尽快清盘。

赵丹阳赤子之心公司管理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昨日集体宣告清盘。赤子之心公司表示,依其投资理念,目前市场的投资安全边际不够,未来一段时间较难取得好的投资收益。

2004年2月20日,当A股市场还在漫漫熊市中挣扎时,赵丹阳率先与深国投合作发起第一只开放式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被誉为中国阳光私募第一人。在熊市背景下,该基金成立一年来净值节节走高,实际收益率为25.05%,超过 上证指数(行情股吧)近50个百分点。2005年6月,上证指数千点徘徊之际,赵丹阳撰文称,上证指数在未来3到5年内可以上涨到3000点以上。

然而,与熊市中的赫赫战绩相比,赤子之心系列集合信托计划却在这轮牛市中频频踏空。深国投数据显示,赤子之心(中国)近六月增长率仅为8.61%。而成立于2007年2月26日的赤子之心(中国)2期成立以来的累计净值增长更是仅为20.43%。这与去年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动辄超过100%的年收益率相比相去甚远。

“至今日,H股和A股都已越过我们所理解的范围,我们在H股10000点,A股3500点实现了我们的收益。回头看,我们过早地出局。指数的顶和底永远是个谜。今天,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强劲也许会持续很久,经过慎重考虑,并和两个信托公司沟通后,赤子之心作为顾问的所有信托将尽快清盘。将投资款返还给投资者,便于投资者自由把握未来投资机会。”赵丹阳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2007》中这样写道。  

致投资者的一封信----2007

亲爱的投资者:

您好!

2007滴滴答答地从身边滑过,时光飞逝。

对赤子之心的投资者而言,今年是艰苦的一年。同任何相关指数相比,我们都远远落后。在此,我们深表歉意。

赤子之心香港今年加权收益率约为13 %,同比恒生指数上升38.06%,国企指数上升54.32%;赤子之心香港过去五年累计升幅约为541%;

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全年加权收益率约为48%,同比上证指数上升96.7%;过去四年累计升幅约371%;

深国投?赤子之心投资哲学集合资金信托全年加权收益率为47.37%;

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2期集合资金信托累计加权收益率约为22.12%;

平安?PUREHEART中国成长一期集合资金信托累计加权收益率为49.25%;

平安?PUREHEART中国成长二期集合资金信托累计加权收益率为24.54%。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时间拉回2002年,那时香港仍未走出97金融风暴的阴影,房地产和股市非常低迷。当时恒生指数在10000点左右,H股指数在2000点左右,我们在香港成立赤子之心中国成长基金。2003年初,基于中国的基本面,我们认为H股未来若干年有望挑战10000点(见相关媒体报道),所有人都认为是笑谈。

2004年初,大陆A股市场已经下跌了近三年,系统性风险已经释放,我们和深国投合作成立赤子之心中国一期。2005年5月25日,A股1060点,同样基于中国强劲的基本面,我们认为A股未来三到五年会达到3000到5000点(见相关媒体报道)。

2006年底,在致投资者信中,我们谈到“充沛的流动性一次次把市场推向更高的位置。2007年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依然是风险控制,在适当的时机有些估值偏高的股票,我们会考虑套现。”至今日,H股和A股都已越过我们所理解的范围,我们在H股10000点,A股3500点实现了我们的收益。回头看,我们过早地出局。指数的顶和底永远是个谜。今天,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强劲也许会持续很久,经过慎重考虑,并和两个信托公司沟通后,赤子之心作为顾问的所有信托将尽快清盘。将投资款返还给投资者,便于投资者自由把握未来投资机会。

回顾赤子之心过去五年的业绩,我们没有一个投资者亏损。赤子之心香港是一个对冲基金,我们的投资参照不是指数。我们的目标很简单,长期实现HIGH AND HIGH。打个不贴切的比喻,就是希望每一年年底要比上一年有正的回报。长期看,对投资而言,这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回避风险的前提下,取得一定的正向回报,至于回报的多少,我们只能怀着感恩的心态,由上帝决定。在2003年成立香港基金时,我们的小册子第一部分这样写着:

投资的哲学――生存的艺术

基金的优势首先不体现在一段时间、某只股票赚钱的多少,而是体现在持续控制风险的能力上。风险的量化程度是衡量基金经理专业化程度的标志。在投资界,“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对专业投资而言,单方面讨论风险测度是没有意义的。

投资的核心是确定风险和收益的对称性。任何风险资产都是可以投资的,只要有足够的收益补偿。投资研究的核心目的是寻找风险—收益之间的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一对称关系,可引伸到投资的所有领域:股票的风险及定价,保险资产的风险及补偿,抵押债券的定价,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的定价等。

专业投资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这种风险—收益关系的偏差,当市场因为各种原因使我们的研究标的出现风险—收益的非对称定价关系时,便是我们获取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的机会。

最普遍的例子,寻找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以下的股票――根据平均市盈率水平来保护交易头寸,就是运用这则原理最简单的作法。但是作为基金、作为专业投资者,我们需要从更大的范围考虑:

1、目前该市场的整体平均市盈率水平合理吗?

2、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水平合理吗?

3、市盈率指标足以反映公司的内在风险吗?

4、是否有更好的风险-收益的测度手段?

我们将永远坚守我们的生存哲学。

2007年之后,赤子之心将更理解:什么样的公司值得长期拥有,什么样的公司只能阶段性持有;自我的恐惧和贪婪,宏观经济和通货膨胀。我们需用一生的时间去完善自我的投资理论体系。

赤子之心,坦诚伴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