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家的“低碳”生活

(2010-06-05 08:58:08)
标签:

装修

环保

低碳

家和美

电扇

杂谈

分类: 发表文章

看到晚报和市环保局、安利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低碳让未来更美好——低碳,我们在行动”的活动正在召集评选节能环保家庭,我和爱人就商量,我们一定要参加,为倡导绿色消费、环保人人有责的理念尽一份力。

 

我和爱人在退休前都是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不仅是因为职业的缘故,也是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使我们的家庭一直远离污染,全家人健康、幸福、快乐。我们是这样生活的,共大家分享:

 

1、  无烟

年轻的时候,我爱人为了应酬也抽烟,我说这样不好,一是我不喜欢烟味儿,家里被薰,孩子被染,而且也不会给孩子做好正确的示范作用。后来,在我的极力主张下,我爱人戒掉了。即便是有客人来访,我也丑话说在前头,先风趣地来段开场白:我不会敬烟,也不会让烟,自带烟您看着办,我这没有烟灰缸。吸烟的客人一看到整洁的陈设、一尘不染的地面,怎好随便弹烟灰,基本上全都会主动放弃吸烟。现在40多年过去了,可以说,我们家里从未有过烟的一丝痕迹。

吸烟的害处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懂。正是因为我的持之以恒,我家里的儿子女儿,包括儿媳女婿,没有一个抽烟的。不仅是在我这里,就是在单位,在其他地方,孩子们都不沾烟。

 

2、  免装修

提起装修,可能现在没有几个家庭没经历过,买新房,自然要装修。可我家实在是个例外。我在这所房子住了20多年了,我家的装修也就是换个塑钢窗,刷个浆而已。孩子们说要给我重新装修房子,我拒绝了。我觉得这样自然地生活很好。因装修而长期吸食有毒有害气体致病的例子太多了,我侄女的同学家,外孙女才7岁,就得了白血病,我的一位亲戚,比我年轻好多岁,乐观开朗,看着身体也棒,营养也好。但就是突然长了恶性肿瘤,得知后不到一年时间就辞世了……后来一查证,她们几家都是住进了刚刚装修过的房子,我不想武断地说他们的生病与装修有关,但起码我的免装修,换来的是我们一家和美的生活。不仅如此,女儿从国外回来就喜欢住在我这,说是因为住在我这能呼吸最自然的空气,过最朴素的生活。这才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绿色健康。

 

3、  节电

如今使用在家庭里的电器名目实在是太多了,空气清新器、加湿器、电暖气,还有好多我都叫不上名的大小电器。不可否认,这些新事物的产生,带给人们生活的极大便利,为了使人的生活更加舒适享受。但我的观点,还是追求最自然的东西才最为环保和健康。比如空调,我尽量少用。能用电扇就用电扇,尽量多开窗,保持空气流通。有时我在想,正是因为大街小巷各个建筑物上的空调散热扇的高速运转,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得空气里电磁辐射磁场污染严重,整体气温升高,使得人们更加燥热,恶性循环。

 

所以,我不倡导使用过多电器,最基本的保证了,其他舒适都可通过自然生活实现。心静自然凉,乐观开朗正视生活,即使没有那些现代电器的享用,一切仍可过得惬意。

 

4、  废旧利用

这些年来,我操持家务少了,都由我爱人打理。我们一直遵循这样的原则——废旧利用。利用洗衣服最后一道水擦地,用废旧容器接水,用于洗涮,这样比直接用水龙头出水的方法节省水源。尽量用废旧玻璃瓶装豆类粮食、副食调料等,此外,将各种垃圾归类,从不乱扔垃圾。各种塑料瓶、纸类、纸夹类都分门别类规整好,找垃圾回收人员回收。我女儿说,她在国外生活时,各种生活垃圾都是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垃圾箱里,由政府统一回收。尤其是那些塑料桶、瓶易拉罐都是哪卖哪回收的。我国虽然没能做到这一点,但这种分类回收垃圾意识也在日益增强。这样,人人都从我做起,才能更好地维护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

 

5、  公德

我所住的小区是没有物业的,楼道里的卫生只能靠大家自觉维护。我一直坚持一点,我家住三楼,我儿子每周来看我时,都要把从三楼到一楼的楼梯以及扶手擦一遍。正是在我儿子的带动下,楼上邻居也开始定期打扫,所以,我们的楼道一直保持很清洁。楼外的垃圾箱附近如果有人倒在外面的垃圾,只要我看到了,我做不动,都会让我爱人或者我的孩子下楼及时打扫干净。还有院里的树木,干旱时及时浇水。有一年,院里的树生了白虫,我看见好心里好难受,于是张罗着打电话给园林部门,很快,园林部门派人来打了药,后来再也没生过虫。这样的事例很多,时间长了,大家也都自觉起来,所以我所住的楼,曾多次被南开区评为文明卫生楼院。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一个家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最基本的单位。但就是这个基本单位,如果都有爱护清洁意识,让自己的家庭做到最绿色环保,保证家庭每一成员的身心健康,那么,一个国家的打造低碳生活、全民健康富强则会成为最轻而易举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