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美食/厨艺葡萄酒wine人物 |
分类: Denis品酒專欄 |

十年前开始喝葡萄酒的颜隆安,碰上的是国内葡萄酒热的浪潮,多采多姿的葡萄酒世界让他马上就着了迷,然后越陷越深。跟着一些酒界前辈喝出了心得之后,他开始架设网站,成立了Wine and Life网络讨论区。短短几年的时间,网站流量越来越大,也带领了许多门外汉进入了葡萄酒的领域。
随着对葡萄酒投入的心血越多,颜隆安对会计工作的枯燥繁琐越感到厌烦,终于有一天辞去了工作。他的资本仅有一些积蓄,扣掉几年在葡萄酒上的花费,所剩并不多。面临了现实的经济问题,几乎所有可能的商业模式他都尝试了:出售网站上的广告版面、收取会员入会费、经销葡萄酒,连酒杯、开瓶器也卖过,但他依然得靠一些业外收入来补贴葡萄酒事业的开销。
在品酒场合一向活跃的他,2005年忽然没有预警的从人间蒸发,许多酒友纷纷打听他到哪去了。原来,某次偶然的上海之旅,让正值低潮的他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深觉在这个地方一定可以闯出个名堂来,于是很快的做了决定,破釜沈舟的跨过了台湾海峡。
过了两年他才敢承认:「当然还是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因素,让我决定要过来。刚来时手头很紧,连下个月的房租付不付得出来都不知道,真的很没有安全感。可是我又是个爱面子的人,如果没有成功,是没有脸回台湾的。」
在没有人脉、不熟悉游戏规则的上海,他跌跌撞撞的继续尝试着各种可能赚钱的方法,就是不肯离开心爱的葡萄酒行业。后来,酒柜机的经销终于让他看到一丝希望,随着自创品牌「Vino-Rich」被许多酒商和餐厅饭店采用,甚至被建商整批采购,他终于觉得自己真的在上海立足了。
在大陆深入观察酒业动态的颜隆安,对于两岸葡萄酒市场的差异特别有心得。
「在大陆,只有卖五大酒庄或是廉价酒才有生存的空间,而五大当中又以Château Lafite-Rothschild 最为人知,最能满足新富阶级的炫耀需求。」他分析:「虽然本地产的葡萄酒水平尚未得到国际上普遍的认可,但它逐渐成气候只是时间的问题。到那个时候,只有最高档的进口酒还能维持市场的占有率,中价位的进口酒在大陆可说是没有市场利基可言的。」
不过,他也感叹:「这边没什么人进口好的勃根第酒,现在又碍于航空法规不能托人坐飞机手提过来,只能把思念挂在心上了。不过这边倒是可以品尝到很多国家跟产区的酒,都是台湾喝不到的。例如意大利酒,台湾进口的多局限在托斯卡尼、皮蒙特几个名产区,但上海几乎什么小产区的意大利酒都有人进口。如果想要品尝东欧、俄罗斯或中东一些从没听过小国产的酒,也很容易找到,对于想要拓展葡萄酒视野的人来说也是不错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