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张斌利校长的微信公众号:成长型教学思维
张校长是一位推广普及“成长型教育思维”的教育专家,他应邀在全国各地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成长型教育思维”,深受大家欢迎。他对我的《读祛心病》颇有研究,认为该书对中小学教师很有帮助,并特意在中小学教师中组建了一个《读祛心病》读书会,带领大家研读其中的案例和书方。许多老师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发表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与大家分享。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一位数学教师的读书感悟。
我是一个不懂教育的坏老师
《读祛心病》这本书的作者宫梅玲老师是我国“阅读疗法”创始人,阅读疗法即是通过读书疗愈心理问题。对于因各种各样心理问题前来咨询的学生,宫老师会为其选择适合的书目作为“药方”,通过读书为学生疗愈心理问题。因此,宫老师在长期接待大学生心理咨询和阅读治疗指导中,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而这本书便是她精选的39个典型案例,每一个案例都详细记载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病症病史,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对症下的书单,疗效追踪,学生的阅疗感悟,阅读疗法的治愈原理等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么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他们大多数人的症状都是没有价值感,没有快乐感,没有安全感,害怕交际,失眠,甚至有自杀的意念。每读一个案例,那些可怜无助的孩子都仿佛就在眼前,就在身边,真是无比揪心难过。而再看看这些孩子心理问题的成因,多数都源于家庭和学校的伤害。有的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和,吵架、离婚;有的是因为遭到父母的否定、歧视、遗弃、暴力……有的是因为在学校里遭老师体罚辱骂,同学疏远……还有的是因为遭受失恋或者身体残疾……
而更可悲的是这些孩子因心理问题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却是经常被我们父母或者老师不理解、忽视、甚至不重视的。除非有一天孩子出了严重的问题——自残或者自杀,否则我们永远不会认为问题有多严重!看看新闻报道就知道,有多少孩子因各种各样问题,发生跳楼、跳河或者其他方式自杀后,家长和老师才后知后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啊,可是为时已晚!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慨就是:为人父母与师者,千万别让自己的无知自信毁了孩子的一生;唯有读书才能及时止损!
不懂教育的坏老师
就拿自己的例子来说吧:回想过去的教学经历,虽然真的很拼、很负责任,没日没夜、周六周日、无时无刻不“揪住”学生无偿补习数学!想想自己真是太自私了,一味地向学生要成绩,逼着学生“玩命”学,都是为了荣誉——班级排名、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啊!分数在那会儿已不是学生的命根,是老师的命根啊!
记得有好几次因为学生迟到,把他们“拒之门外”;因为没回答上问题,给他们罚站;还霸占了许多兴趣课时间,唆使学生强留下来订正错题……
除了我有一颗“赤诚火热”的心,仗着那句“我都是为了你好”,就以一个强者的身份“肆无忌惮”地对孩子们苛刻要求。简单粗暴的言行给孩子造成了多少伤害啊!
再想想,有多少学生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因为喜欢数学而学习数学啊?估计大多数都是出于对我的畏惧吧!现在越想越觉得自己真的不是一个懂教育的好老师,幸好那些学生没被我“逼”出心理问题,抑郁或者跳楼自杀,尽管没有出现惨痛的悲剧,但是学生已经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反抗”了,给我写了“大字报批斗”我!可悲,可悲!
不读书的坏老师
再谈谈读书的重要性吧。现在回想过去的自己,工作激情和热情是有的,只是用错了方向。那会儿根本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基本没读过教育类的书,不懂得任何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对工作没有任何创造力和智慧可言。更可怕的是,由于自己当学生的时候一直是“好学生”,各方面都比较自律,所以根本无法理解那些班级排名靠后的学生为什么上课不听讲,不写作业,捣乱,不学习……完全不懂得、也没有那样的意识: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理解他们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
近些年因为和一些家庭接触比较多,再看看自己周围的工作环境,其实许多人都在走我过去走过的弯路:不读书,不懂教育!面对孩子问题时,像一只无头苍蝇,无比焦虑又束手无策,不理智时甚至对孩子暴力相加。
把自己的案例分享出来,是希望大家可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因此,还是呼吁我们的老师、父母,为了孩子,也为了成长自己,多读书吧,学点知识和技巧,这样才可以帮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而且,当读过一些书以后,你会发现其实书中的作者也会遇到你遇到的难题,他们会开诚布公地与你分享他们曾经走过的弯路,分享他们用过的最有效的好方法。多读书吧,这样你就会知道如何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去理解孩子,如何关注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如何最有效地引导孩子!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老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在一本书的封面为我写下高尔基的那句话:“爱惜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很可惜,工作这么多年怎么就给忘记了呢?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智者们的话,还是要听的啊!
读完这本书,迫不及待地把它分享给一位家长朋友,因为她的孩子已经得了抑郁症。我告诉她:读书吧,别因为自己的无知再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伤害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