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寂寞远去——读《让寂寞来,让寂寞走》有感

(2010-11-05 10:36:41)
标签:

宋体

观照

外缘

我的生活

失去

健康

分类: 阅疗心得

让寂寞远去

                    ——读《让寂寞来,让寂寞走》有感

     你是否曾时不时地检查手机看有没有朋友来电

    你是否曾想找一个没有联系的人倾诉苦闷,却又不想和对方有任何牵连

    你是否在努力用所谓的“忙碌”来填满自己的空间,以逃避那份空寂

    ……

    天空渐渐黯淡,一种压抑卷进了我的生活,我迷惘地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该往哪里走:曾经温馨的家如今支离破碎,淹没在一种叫作“泪水”的咸味里;曾经的朋友只能遥遥相望,想听听她们的声音都成了一种奢侈;曾经的梦想,曾经的自信,随着种种打击而“颓废”,而远去。一种空虚,一种寂寞,让我丢失了自我。我的心空空的,没有任何依傍,只想一个人静静地走,一直走,一直走……

    老师“读透”了我的空虚与寂寞,递给我一本《让寂寞来,让寂寞走》,我一页页翻看着,一遍遍读着,我读懂了“寂寞” ,也找到了方向。它带不走我的寂寞,却能让我甘于寂寞……

    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才会寂寞。因为,只有人类才会有这种脑部高级进化的意识平台,才能创造出寂寞这种虚幻的程序。静心观照,原来寂寞的魅影就在我内心的某个角落,在那不经意的眼神、肢体语言抑或话语中。其实,寂寞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应有的觉知,丢掉了内在的平静,大脑里满是妄想和迷茫。当寂寞来敲门,当寂寞来突袭时,不要刻意安排很多课程或行程,不要刻意制造很多欢乐的节目或寻求刺激,让自己变得忙碌,假装生活得很充实。努力保持觉知,勇敢地睁开内心的眼睛,看穿它虚幻的外相,勇敢地承认,勇敢地面对它

    当你向内去“看”寂寞或空虚时,你会发现寂寞的源头有两个。第一个是“外缘寂寞” ,就是当你的外缘欠缺或消失时,你内心会感到不快,例如失去友情或爱情,失去曾经的荣耀或优势这些外在条件的变化或不同造成的结果和你内心期待的不一样时,你的恐惧和不安就会通过妄想的加工变成寂寞。外援寂寞很折磨人,但至少是有目标的挑战,只要你能够勇敢面对自己的因缘及条件上的不足就够了。失恋了,再次找寻新的有缘人;失去了曾经的优势,通过自我反省,修正心态和言行上的瑕疵,再往下走,就会有柳暗花明的全新际遇。第二种寂寞是“内因寂寞” ,它比外缘寂寞可怕的地方是,它没有目标,也没有具体的因缘缺失或不足,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坑洞或钉子,所长期内化出来的莫名恐惧和不安。要消除内因寂寞,唯一的方法,是让自己保持觉知,往内心深处找寻那个让自己一直想逃避的某个源头,某个成因

    然而,我们又该如何度过内心极度空虚寂寞的时刻?你可以找身边的亲朋好友陪伴,把注意力转移,去学点东西,加强自己该加强的地方,并扩大自己的生活圈。活在这红尘间,不要唯己独尊,除了用观照来消除大脑里的孤寂妄想,你的另一个课程,就是对别人产生兴趣,想办法和他人合作,为他人付出奉献,主动关心他人,你的“生命线”才会开始滋长,你的孤寂才会渐渐远去。在与他人相处时,你也许会被欺骗,背叛或伤害,此时要努力全然面对,不要逃避,不要试图寻找各种快感。更不要活在自己狭隘的世界里,否则会产生个人主观式的生活模式和意义,路便会越走越窄,甚至走到死胡同的尽头,失去知觉,并与社会失去内在的连结。所以,要努力同世界兼容。人生的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谁给你的创伤,或者什么事情让你的内心有了坑洞,而在你如何处理这些伤口或不安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向内心观照,找寻自己存在以及做事的意义。比如同样是盖一栋房子,如果建筑工人的心态只是为了一份工资,或只是为了交差,当他做这件事,以及做完这件事,都会感到空虚。如果他的认知是,要建一个家给一对恩爱的恋人,或是盖一座学校给家贫的儿童,他砌的每一块砖,必然都充满爱和喜悦。当他盖好了这栋房子,也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因为他在这过程中,创造了无限意义。以此类推,教书的老师,执勤的警察,做食品饮料的老板,甚至是政治人物和官员,如果都有觉知,都能向内观照,自己存在以及做事的意义为何,就不会因为空虚不安,而心生妄念,误入歧途。

让寂寞走,让寂寞远去,在这红尘幻影中,悠游自在地体验一切,远离苦恼,自在无碍……

我爱,在今夜,回看那来时的山经,才发现,我的日子已经用全然不同的方式走了又来了。曾经那样热烈地计划过的远景,那样细致精密地描好的蓝图,曾经那样渴盼它出现的青春,如今已在眼前。丢下那份落寞,打开天窗,让阳光照进我的生活;丢下那份落魄,重拾梦想,让青春留下无悔的脚印;丢下那份寂寞,点燃激情,让梦想在这里起航。

                             

 

                               作者/阅读疗法研究会会长  徐然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