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过中秋的女孩
文/元锋
中秋节前一天,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孩来到我的咨询室。经了解,我知道她叫小玉,今年27岁,是某知名企业驻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老家在内蒙古,在北京工作已经有6年了。他的到来令我不解,中秋正值阖家团圆的日子,她怎么没有回家过节反而来咨询呢?
“我不愿过中秋。我一到中秋心情就不好,烦得很。”小玉仿佛看出了我的疑问,直接说道。“是因为中秋节回不了家吗?”我笑着问她。我猜她可能因为工作关系,中秋不能回家,有点感伤吧。“其实我......想回,但又不想回。”她停顿了片刻,回答道。她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想回可以理解,毕竟中秋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不想回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小玉告诉我,她一到中秋就会莫名其妙地变得烦躁不已,心情非常糟糕,老想发火,而且摆脱不掉。头两年她回家过中秋节,每次都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家人大吵起来,结果闹得全家都不愉快。后来她怕自己老这个样子,回家影响家人的心情,中秋就不回家了。可即使不回家,她一到中秋心情就烦躁的怪毛病还是没有变。有一年,她为了让自己摆脱烦恼,特意申请在中秋节加班,可一天忙碌下来,体力早已透支,心里却还是烦得慌。这次,她觉得自己的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这才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你每到中秋就觉得烦躁,没有特定原因吗?”我试图寻找其中的原因。
“没啥原因,就是烦。”
“每年都这样吗?”
“恩,每年都这样。”小玉回答得很肯定。
“我想总有第一次吧?你还记得第一次是什么时候?”我启发她的回忆。
“第一次......让我想想......”停了一会,小玉说,“第一次应该是8年前吧。当时我还是一名高三学生,我们学校中秋前放假。可放假第一天,我母亲就出了车祸,非常严重,必须有人24小时照顾她。于是我就休学了。”
“家里其他人呢?你父亲呢?家里只有你一个孩子吗?没有兄弟姐妹吗?”
“我家在农村,当时正值秋收,父亲和哥哥得收庄稼。我嫂子又怀有身孕,没法照顾母亲。家里就只有我了。我一连几个月陪在母亲身边,照顾她。第二年,母亲才彻底恢复。可我因为成绩落下很多,撵不上,就退学出来打工了。本来我的成绩可以,有希望考上大学的。”说到这,小玉叹口气,无奈地低下了头。
我注视着她,没有说话。小玉也没有说话,看来那是一段她不愿回忆起的往事。
良久,小玉才又说:“其实,母亲对我也挺愧疚的。她好多次说她对不起我,耽误了我。可她也挺可怜的,发生车祸她也不想啊,而且她也遭罪。我怎么能怪她呢。可我真的不愿回忆这段往事。如果没有那年的事情,现在的我可能完全不一样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小玉越说越激动,她的眼里闪着泪花。
“你觉得你现在每到中秋就烦躁,和你高三那年的经历有没有关系?”等小玉的情绪缓和下来,我提出了疑问。
“我没想过,都过去那么久了,应该对我没什么影响吧,我早都忘了。”
“你说对你没有什么影响,你早都忘了,可事实上,说起此事,你却记忆犹新,而且你的情绪仍然非常激动。这又是为什么呢?”
小雨没有回答,她眉头紧锁,陷入了思索......
点评 :
一位花季少女寒窗苦读十余年,只为圆自己的大学梦,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她多年的梦想即可化为乌有。他感到伤心、愤怒、无助,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但这些情绪又无处发泄。她不能向母亲发泄,因为母亲也是受害者,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她也不能向父亲和哥哥发泄,因为父亲哥哥需要收庄稼、干农活,他们掌握着家里的经济;她也不能向嫂子发泄。因为嫂子怀有身孕,也是需要照顾的对象。她只能怪在即命不好,将自己的悲伤、愤怒强忍着,压抑到内心深处,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梦想破灭。
根据精神分析能量学的观点,当某一事件带来的情感过于强大、难以处理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时,这种被压抑的情感,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形下,会通过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小玉每到中秋就莫名其妙的烦躁,这就是症状的表现。而8年前小玉所遭遇的家庭变故,正是引起症状的缘由。
小玉遭遇了家庭变故,并最终导致自己失学。虽然她找不到宣泄对象而将自己的负性情绪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了,但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并没有消失,依然存在于潜意识当中,并在积极地寻找机会试图宣泄出来。据小玉自己所说,头两年中秋节回家,每次都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家里人吵架,其实这就是一种情绪宣泄。小玉失学源于中秋节时母亲的一场车祸,因此每到这个敏感日期,埋藏在小玉内心深处的痛苦回忆就会被唤起,并以焦虑、抑郁等症状表现出来。正因为如此,每到中秋节大家欢聚一堂时,小玉就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烦恼。
后记:
在随后的几次咨询中,小玉明白了8年前的家庭变故是导致她一到中秋就焦虑的根源。我又通过角色扮演和空椅技术让她宣泄了积压在心中多年的情绪,调整了她的认知,使她能勇敢的接受过去。现在,小玉已经感觉好多了:“我虽然没上成大学,但生活还是美好的,我终于可以告别过去了。”看着她自信的目光,我相信小玉以后不会再害怕过中秋了。
角色扮演:指一种通过让求助者设身处地地去扮演他人,从而矫正其态度、行为的咨询技术。在不同角色的转换过程中,求助者能更好地理解其他人在生活中的处境和观点,也能学习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摘自《心灵世界》杂志2010年第03期总第111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