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书疗小屋--宫梅玲
书疗小屋--宫梅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250
  • 关注人气:8,4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的寂寞,都有九条尾巴

(2010-07-03 09:24:17)
标签:

尾巴

社会学家

麻醉剂

心理学家

无明

教育

分类: 阅疗书方

    如果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可以解除寂寞带给人们的苦,那么,寂寞绝不会是现代人的恶梦。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会寂寞,是缺少亲密关系。

    社会学家却深信,一个人会寂寞,是和他人的互动不足,以及无法融入社会群体的一种认知障碍。表面上,专家都说的有道理。

    心理学家从“需求”来定义寂寞,社会学家则从“认知”的角度来解剖寂寞。

 

    然而,有人结了婚,拥有亲密爱人,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也有人参加各种社团,为他人付出,常做公益和善事,交游广阔,他得到众人的认同,也自认是个社会化很成功的人士,却也会在人群中感到寂寞不安。

    如果,你也从这些专家的角度和观点,来认知寂寞,来对抗寂寞,那么,在你不停地追求众人的肯定,或是拥有更多亲密关系时,或是透过酒精、玩乐、赌博、情色等各种快感,来麻醉自己,来谋杀寂寞时,你会发现:你根本杀不了寂寞,你花再多钱,用再多力气,也顶多是斩掉它的尾巴。

    不幸的是,你还会发现:当你斩掉它的一条尾巴时,它又会生出另外一条尾巴。

    寂寞,永远都有九条尾巴。

    这里的“九”,是象征无限的意涵,毋须去钻研文字符号的细节。

    这就是现代人,对寂寞束手无策的原因。

    所以我说,寂寞不是需求的问题,也不是社会认知的障碍引起的。

    如果寂寞是一种精神病,那么,心理学家总认为寂寞只是大脑缺少什么维他命或营养素,社会学家或脑神经医生,也总只是从外面找线索,甚至只会把脑袋切开来找寂寞的影子,而看不见问题的真正源头和实相。

    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人的大脑或行为,而在大脑里的妄想和无明啊!

    过去,我也曾在无明和妄想中,想尽办法要把寂寞碎尸万段。

    现在,我看透了寂寞的真面目,我包容它,甚至拥抱它,它却尾巴一条一条地萎缩掉下来,甚至连寂寞的本体,也变成我存在的一部分,不再作怪。

    相信我!

      从寂寞的苦楚中解脱的唯一之道,就是全然地进入它,看穿它,让它像幻影一样消失,除此之外,你所投入的任何迷幻药、麻醉剂或镇定剂,都只会助长它的驱力,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如何看穿寂寞的真面目?

    在此之前,你必须先做两件功课。

    首先,你要勇敢承认你的寂寞,那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珍贵体验。因此,你要勇敢地承认,同时勇敢面对它。

    再来,你要在寂寞来袭时,保持觉知,勇敢地睁开内在的眼睛,看清它的九条尾巴。

    同时清楚地看见,自己用刀用枪斩断打断它的尾巴后,它是如何又长出一条,甚至又长出九条,愈长愈多,多到让你眼花瞭乱?

    寂寞,是一只有无数九条尾巴的妖怪。

    每当它醒来凌虐你、折磨你时,那种无助和苦楚,我都能体会。那种千万只蚂蚁在全身内外咬着你,那种让你烦躁不安、心神不宁的苦,会让你想逃,想用各种麻醉剂或快感来忘掉痛苦。

    只是,当麻醉剂或快感的药效消退时,那种无以言喻的空虚,又会比先前的寂寞更加痛苦。

    这一切过程,好比十八层地狱里刀山油锅折磨,都会让你更害怕、更想逃。

    如果你一直选择逃避,不敢面对,那么,你永远只能活在寂寞地狱里,永不超生。

    相对的,如果你真想从寂寞的地狱中解脱出来,唯一的路,就是如我说的,勇敢面对它,去观照它的九条尾巴,体验它带给你的所有感受。

    如果你可以做到,再继续往下看吧!

九箴九思 

    读者们不妨试一试,下一次当你感觉又快被寂寞淹没,又快要难受至极并打算做点跟之前差不多的事情来填补它的当下,尝试看看在展开行动前先停住片刻,反观自己此时此刻的样子,是否又开始无法控制自己。

    就像电影《双面情人》的剧情一样,同一位女主角在同一个时间地点选择上地铁,或是不上地铁,结局会不同,或许你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与寂寞共处并看着它渐渐熄灭是件有趣的事情,但再怎样有趣,也得要你愿意开始试……

作者/吴九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