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活着》
泰山医学院万名学生“有助于排解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图书”有奖问卷调查中,有190人推荐该书。他们一致认为该书对解决忧郁悲伤、孤独、人生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帮助较大。
内容简介: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作者简介:余华生于1960年4月3日,1977年高中毕业后待业。从1978年开始当了5年牙科医生,1984年《北京文艺》给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星星》,25岁那一年,他又写出了《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的创作,曾经深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响,后来他从他们的艺术中解脱出来,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1984年他写出了《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小说,开始展露了他独具个性的文学才华。1988年的年初他发表了极有影响的《现实一种》,作家及其作品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读者感悟:
《活着》中的主人公,面对生活的一次又一次打击,已然坚定自己的信心,要坚强的活着。和他比起来,我感觉到自己遇到的困难真的微不足道。既然他们都能勇敢面对,那我当然也应该勇敢面对。生活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只要看得开,坚定不移地往前走,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活着》让我学会了要勇敢坚强地活着。
——虞洁
试想一下一个经历了大起大落不止一次的生命,到最后竟是如此的坦然。那些痛的人生经历,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了的。相比之下,现实中的我们是幸福的,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精神上受到多大打击,心灵上有多孤独,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们都必会重振信心,向生命的更高处出发的。
——陈美宇
人生中总会有一段低谷期,有时受人歧视也是在所难免。读了《活着》,我有了新的改观,我们应该看得起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力更生,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低谷,可以迎来美好的生活,只要活着,就是一种福分。
——邢敏
福贵经历了急剧的变故,但他却能勇敢的面对,而我们仅只是面临了那么微小的困难,相比之下确实算不了什么。尽管未来很渺茫,生活中有太多的不适应,我们都应该树立目标,正视它,努力向着它去迈进,不管结果如何。
——杨晓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