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朋友,你有这样的感受吗?
(2009-04-08 10:29:53)
标签:
大学新生困惑杂谈 |
分类: 心灵鸡汤 |
一、怀旧
现状:突然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高中的朋友四散于全国各地,父母亲人不在身边,一切都要我自己面对。许多许多的不习惯,菜没有家里的好吃,床没有家里的宽畅,新的室友还有些拘束。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家、想爸爸妈妈、想过去的朋友,却越想越难过。真希望能回到过去。
二、失落
现状:在高中时,我是老师眼中的宠儿,同学公认的榜样,也许以前没有发现,可我其实已经习惯了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而在大学,身边藏龙卧虎,再也没有人在意我过去那些成绩;自己好像一粒石子沉到了湖里,变得默默无闻,人也消沉了许多。
对策: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当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爱因斯坦比喻已有的知识像一个圆,知道得越多,圆圈越大,就越觉得自己还很无知。我们的失落,只是缘于自己的圆圈扩大了,看到了更多圈外的东西,而这正是我们的进步。面对情绪的低谷,这样做也许会好一些:1、分析自己,找到自己的强项;2、相信自己的优秀,无论是哪一方面;3、人们总需要一点时间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所以给他们这点时间;4、如果大家总注意不到你的长处,学会毛遂自荐,自信地说“这件事交给我吧”;5、把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不要在低谷中停留。
三、孤独
现状:开学之后身边一下多了许多新面孔,但我并不善于交际,大学又不像高中那样,同班同学整天都在一起,接触机会少了,更不知道如何是好。看着别人成群结队,我却没有交到一个新朋友,更不要说知心的好朋友,心里总不是滋味。不管是不是一个人,孤独的感觉却总是萦绕不去。
对策:在大学里交朋友也并非难事,所需的只是少一点矜持,多一点倾诉与互相扶助。其实每个人的心情都是相似的,都和你一样渴望友谊,只要你愿意迈出一步,也许就能收获你想要的友谊。驱除孤独感,你可以:1、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共同的兴趣会让交友更加容易;2、觉得孤独时,告诉现在的同学和朋友,而不是过去的;3、去食堂和同学一起吃饭,而不是打包回寝室;4、多关注别人,而不是等待别人来关注自己;5、不要怕麻烦别人,当你帮助别人时,是不是也有种“他(她)把我当朋友”的自豪感?
四、自卑
现状:如果说在高中时我和同学只是比学习,那么到了大学里,简直什么都要拿来比一比。从学习成绩到才艺特长,从社团活动到人际关系,甚至是容貌、家庭、经济条件……我比来比去总是觉得每个人都比我强,这让我很沮丧,觉得自己太差劲了。
对策:我们总是有意无意拿自己的弱项与身边人群中最强的那个相比,结果自然是相形见绌。但如果我们能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很厉害:也许你跑步很快,也许你电脑技术不错,也许你口齿伶俐,也许你有很多朋友……只有扬长避短,才能过得自信快乐。1、详细列出自己的优点,当你写到手酸时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挺不错;2、不要比那些你无法改变的东西;3、和你心目中的牛人交流一下,也许他(她)已经羡慕你很久了;4、每做好一件事情,就夸张地表扬自己。
五、焦虑
现状:到了大学,本以为不会再像高中那么紧张了,谁知道学习压力仍然很重。更糟糕的是,老师不再像高中那样一步步为我安排好,听不懂、学不会也没人管,更没有什么复习大纲考前辅导,就好像被悬在了半空。除了学习,学校里的日常生活、社团活动都要自己打理,我生怕自己应付不来,更怕在班级里落后,经常感到焦躁不安。
对策:大学中的学习与生活更需要自主努力,自己寻找资料,主动与老师接触。也许刚走出高考考场的你还不太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个让你满意的结果。1、向学长讨教一下,过来人总会有更多经验;2、不要害怕问老师“傻”问题,也许他们看上去严肃,但其实都很nice;3、如果结果不满意,分析一下原因,而不是光顾着恐慌,路还长着呢!4、有压力时要及时宣泄。
六、彷徨
现状:高中时自己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考好高考。但如愿以偿之后,我却找不到了努力的方向。我觉得自己累了那么久,应该休息休息了,但放松下来又感觉很堕落,不想学习,做事也提不起精神来。慢慢地也体会到大学是个自由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选择越多,自己反而越是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对策:高考的精神压力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在进入大学后“喘口气”,这其实无可厚非,但我们也不能以此为理由一躺下就不再起来,体力恢复了,精神饱满了,就要再次开始努力。我们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方向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一段时间的思考与体验,或许这样做可以让你事半功倍:1、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期限,比如一周;2、确定一个新目标,即使这个目标很小;3、明白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要学一行,爱一行,积极培养与专业的感情;4、利用院系和学校的评测系统,了解自己的爱好与性格,帮助确定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