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医心的最佳方剂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有专家指出,近年来人的心理疾患呈上升趋势,有些人的心理疾患长期得不到缓解,淤积心中日久,就染上了心脏病、癌症等病症,有的人因此会用自杀等消极的方式来解脱。据报道,我国现在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已达到28万多人次。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在人群中大力提倡经典诵读,则可使许多心因性的疾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从事农业贸易的商人郭燕民,手机、笔记本电脑不离身的,但是,诵读中国经典却是他每天最向往的事情,他说,这是一个纯粹的自娱自乐的爱好,至少,能使我在其中获得了休息。他有时候工作很忙,但是,回到家里的时候,如能读一段中国的古代经典,就觉得特别的放松。“这样也好,至少在追求物质的时候,还有一片自我的空间,让你觉得心清神净。”他对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如是说。诵读中国经典,有缓解压力的作用。
中国古代《韩诗外传》中有一个名叫闵子骞的,此人功利心强,贪图名声,几多忧闷,烦躁抑郁,终年如此,积癖成疾,诵读圣人孔子的《论语》之后,,所积心病与身体的“骚痒”等症一并被祛除无余。《三国演义》一书中还有一则“读书祛头风”的故事,曹操读了陈琳所写讨曹檄文,刹时惊出一身冷汗,久遭困扰的头风病因此而“痊愈”了。《唐诗纪事》中记载,有人居然因为读杜甫的诗而治好了疟疾……
许多时候,我们身体稍稍感觉不舒适,就把希望寄托于求医求药或者用保健品进行相应的大补上,岂不知,现代社会70%的疾病都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而这些疾病打针吃药或用保健品补充营养的效果并不佳。治疗这些心因性疾病,诵读经典是最好的方式,不管用那一国语言,只要你进入诵读的境界,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经典诵读是一种健身操
当代许多人的所谓“读书”,其实不是读书,而是看书——看书与诵读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只用眼睛,即通过视觉器官把知识的信息传递给大脑;而诵读除了用眼睛外,还要用嘴和耳朵,也就是通过视觉、听觉以及嘴的发声——三种器官与大脑联网,其效果就大大增强了。诵读,更有通过音符来振荡头部气血的作用,而这种作用除了调动眼、耳、嘴三个器官的功能外,还通过呼吸及音符振荡等因素,促进肺部、脑神经及脑血管的运动——而中国武功及中国修真体系中更有用发音法来增长功夫的说法。所以,诵读那些充满文化魅力的经典,不仅能提高文化修养,还对身心大有裨益,更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在日本,医学专家对诵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诵读犹如做健身操,既要发音正确,又要有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反复诵读等,可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血液循环加速,体内生化代谢活跃,乙酰胆碱和其他激素分泌增加,能增强记忆力,有益于心身疾病的康复,是中老年人锻炼心身的最好方法之一。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6b53e010006jp.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