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帮我走出抑郁之四
《知言》(读书笔记)
文/木碗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偏颇之辞因其有所闭塞,缺乏交流、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偏见和误解。如有人将“抑郁症”等同于“精神分裂”、“疯子”、“傻子”,因其不懂此类医学知识、不知何为抑郁症,又无人传授宣教、无人解释说明,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如何不有失公允、言论偏激?
既因无知,无知者无罪,何必愤愤然似受了天大的委屈?如同三岁孩童说长大了要娶妈妈为妻,你却勃然大怒,指责有悖伦常、说无耻道可怕,可悲可笑可怜可耻之人究竟是何人呢?
他人言辞若有偏颇之处,当道明原委、说明真相,他恍然大悟,非但不会再有偏僻之辞,还对你感激涕零,拜你为师、结为挚友,也未必不可能的。而自己若是言辞偏颇,也当扪心自问:是否全然洞察秋毫?是否全部了然于胸?若只是猜测联系、道听途说,还是三缄其口,不如不说的好。
浮夸之辞引起有所失实,虚假夸张之言,不可信;如掺水酒精,不可饮。浮夸之人,不过虚有其表、名不符实;浮夸之人,所言不过虚张声势、掩饰其内心恐惧;浮夸之人,亦是卑微可怜之人。卑微可怜之人,有何羡之?有何慕之?有何信之?有何从之?
君不见,小报之上,所谓领先国际水平、攻克世纪难关,药到病除、永不复发之类,多为虚假广告,闻所未闻所言药物,亦非医院处方,不过吃不死人也吃不好人的保健食品,打个神医良药的幌子,骗取钱财而已。有病不可死马当作活马医,也不能病急乱投医,无事实依据、无真凭实据,未亲眼所见、未切身体会,还须提高警惕,明辨是非,不可让滥竽充数、鱼目混珠。否则,自己白白搭上银子,搞不好还搭上了性命。
他人浮夸之辞断不可信,自己浮夸之辞亦不可言。真实无妄才是固本根基,脚踏实地才是做人道理;诚实谦逊方受人敬重,真材实料方得人器重。追求镜花水月,终是黄梁一场,充实自己、把握自己,才能不羡虚言、不打诳语。
辟邪之辞因其言偏离正轨、其人心术不正,黑白颠倒、危言耸听。心术不正之人,乃小人、恶人,亦知自己所言为异端邪说,非正义言论。其言心口不一、其心忐忑惶恐、其行鬼祟猥琐,终日如惊弓之鸟、杯弓蛇影。“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想必言辟邪之人,日子也不好过,害人终害己。
邪门歪道之人必有离经叛道之言,为蛊惑人心,可信口雌黄;居心叵测之人必有心狠手辣之时,为达目的,可不择手段。对此狡诈凶险之人,无力则近而远之、退避三舍,以求自保;有力则得而诸之,拨乱反正、为民除害。
那些搞传销、练**功、恐怖主义者,无不以他人生命财产为代价,将他人当炮灰,职位满足私己之欲。自己有唯有坚持道德标准、遵守法律规范,正义凛然自然不怕邪气侵蚀。行得正、走得温,上对得起天地良心、下对得起妻子儿女,言行举止合乎道义操守,自然心安理得,无愧于心。
闪烁之辞因其理屈词穷,只得环顾左右而言其他。搪塞、敷衍,因其理由不足;回避、闪躲因其已无话可说。自知理亏,不过碍于面子而勉强用些陈词滥调自圆其说,或是转移话题而自找台阶。
既其已知理亏,又何必不依不饶,不留情面?得饶人处且饶人,咄咄逼人非君子所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与其把狗逼急了跳墙,把兔子逼急了咬人,还不如给人留有余地。给他人留有余地,既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谁都有尴尬境地之日,理由和借口并非时时充足、完全正确,寻求借口脱身、强言附会,倒不如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批评。终日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疲于应对他人责难,倒不如洗心革面、痛改前非。说得再好不如实际行动,生活并非辩论会,说话伶牙俐齿倒不如办事机敏聪慧。与其费心应付逃避,倒不如勇敢面对。
----------------------------------------------------------------
这也是以前写的读书笔记。
我以前很喜欢辩论,做了那么久的销售工作,经过海尔、伊莱克斯这些大企业的培训,自认口才还是不错的。工作中,没有几个竞争对手能和我抢生意;生活中,也没有几个人能吵得过我。电视里播放大学生的辩论比赛,都特别有兴趣看,我妈总说我一句话就把人顶上南墙,我也以此为乐,我的观点没有人能驳倒,我要开口就能逼得人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这下,看谁还敢小瞧我!
大概从03年开始,因为生活变故,很多事情压在心里不能说,变得沉默寡言,觉得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总感觉自己不是属于这个城市、这个社会,甚至这个地球,总想找一个地方可以躲起来。那时候我很喜欢装哑巴,在公交车上、在很多公共场合,我用手势代替语言,不愿意开口说话。因为我觉得没有人能理解我,谁都不了解我,我说什么呢?
后来抑郁加重,辞职以后在家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读书、写作,还是不愿与人交流,连家人都不想见。最开始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的时候,我也生气(在《一路走来》里面,大家可以看到那时的日记:“有过一阵子求生欲望很强烈,后来觉得得不到他人的理解,总是被人追问“你为什么会抑郁、你为什么还不结婚”,觉得很烦,觉得没有人能理解我,又有了自杀的念头。”和朋友交流之后,有些领悟,再看到这一篇,才真正懂得“知言”的重要。
知道言语之中有偏颇的时候、有浮夸的情况、有歪门邪说、有难言之隐。知道这些言辞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提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另一方面对于这样的言论也就不那么计较和在意了。
现在很多时候我都喜欢保持沉默,不喜欢辩论。尽管我还是喜欢思考,喜欢探寻,但只是在自己的大脑里面进行,而不是在嘴巴上争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我们能做的,只是存同求异。
如果别人不能接受你的观点,想想他的原因,也想想自己的原因。能够达成共识当然是最好,如果相互都无法接受对方的言论,争论只会让矛盾进一步恶化,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如果你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那么就保持沉默,让事实和行动来做你最好的“辩护律师”。
求得他人的认同,不如多花些精力完善自己,首先获得自己的认同和肯定,有自信,就不会畏惧闲言碎语,只是淡淡一笑,不往心里去。内心踏实,言语也会随之从容淡定。别人怎么说,要能知道那言语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而自己内心平静稳定,还怕别人说三道四吗?
与其用嘴巴争辩让别人相信自己,不如用行动证明自己。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b52ed01000b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