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书疗小屋--宫梅玲
书疗小屋--宫梅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062
  • 关注人气:8,4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瞌睡虫

(2007-06-20 11:10:29)
分类: 心灵鸡汤
瞌睡虫                       QQSS2007/06/16摄于盱眙 新建的都梁阁一角
            
              瞌睡虫
            文/罗伯特·库鲁斯
    
到了大学,学生们上课打瞌睡的艺术已经登峰造极。在小学和中学,上课睡觉只是偶然事件,学生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但到了大学,瞌睡成了他们的密友,很少有人能抗拒它的魅力。如果你不相信,请来听听大学课堂上打呼噜的声音。
     我在大学里教科普课有20年了。到这个时候,可以说我的讲课已经千锤百炼,讲得恰到好处了。它们生动有力,充满了吸引大学生眼球的闪光点。
    介绍动物学时,我在讲台上解剖鲨鱼;讨论地壳变迁时,我播放熔岩喷发的录像;讲解化学反应时,我的试管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但学生们还是能睡着。
    当然,不是全班集体瞌睡,但有几个就足够了。我忍不住问自己,如果在我的解剖刀下,他们都能安然入梦,那么在 “相对认知学”、“成就或然率”这样的课上,他们又会怎样呢?
    一次,又有一名学生在我的课上睡着了。以前,我总是对沉睡的“狮子”视而不见。但这个女生竟然把毛衣铺在课桌上,给自己做了个舒服的“小窝”,然后大模大样地打起瞌睡来。而我那天讲的是美洲食人鱼——这还不够刺激!
     我突然想到要给她一个教训。怎么办?我拿起备课笔记,对处在清醒状态的其他20个学生小声说:“拿上你们的书包跟我来,请尽量不要发出声响。”
     然后,我带着他们离开教室,来到大楼另一头的空教室,重新摆好仪器,继续讲课。
    15分钟以后,瞌睡女生终于找到了我们的新教室。从那以后,她每堂课都端正地坐在第一排,再也没有睡过觉。我的目的达到了。

摘自:《当代文萃》2006年1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