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自卑与超越》

(2007-04-13 08:40:56)
分类: 阅疗书方

   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生活、事业、爱情、友情等诸多问题时,你产生过自卑吗?
   昨天晚上,一位很好的网友给我倾诉,说他有很强的自卑情结。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从前经历。那时,我一个农村娃,突然来到繁华的都市,可想有多么自卑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作者是维也纳的A·阿德勒。全书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对十多年前的我来说,这些观点新颖别致,可谓前所未闻,我看了三遍后,才慢慢搞懂。随即,它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消减了自卑感。和网友聊完后,我又翻出这本书,大体上重温了一下,又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卑的,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于是,我决定把这本书推荐给灯下的朋友。与莲共舞BLOG

 
推荐:《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西风译丛
  • 作者:(奥)阿德勒 著,李心明 译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定价:18http://product.dangdang.com/images/blank.gif节省:6.50

 

作者简介: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米商家庭,早年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医,获博士学位。一生从事心理学研究。开始追随弗洛伊德,后分道扬镳,创立一个新的心理分析学派,即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派。其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

 

内容介绍:《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自卑与超越》目录

译序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生命不外乎三种使命
 社会感与爱心
 成长期儿童谁知世界的方式
 独立性与合作性的磨砺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情结的格调
 身心类型及处理方式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情结绪的生成
 自卑感与人类文化的生成
 个体优越感的目标
 “奇异”的优越感
第四章 记忆力
 敌意的记忆限制身心发展
 死亡信息的恐惧
 亲系与竞争的记忆
 根深蒂固的困惑
 受歧视者的反抗欲
 意外事故,终身难忘
第五章 梦与预见的无稽之谈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力
第七章 学校教育的影响
第八章 青春斯的引导
第九章 犯罪与预防
第十章 职业与工作
第十一章 同伴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来源: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186579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我赞成这一观点。多少次生命处于低潮,是这一信念解救了我。于是埋头苦干,当我无意间抬起头时,却发现周围的人渐离自己远去了,自己竟到了形影相吊的地步,同学越来越疏远,舍友越来越隔阂。回顾三年前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时,我们以何等的热情要建筑一个温暖的大家啊!结果与愿望竟有如此差距,只因我们把奋斗的目标定格为个人成就了,各自作自己的茧,而非大家共筑一个巢。
    当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于困境之中时,我们熟视无睹或轻描淡写的宽慰几句;当同学取得一点点成绩时,我们置若罔闻或冷嘲热讽。没有周围人的关怀认可,我们感到孤独迷茫,无所适从了,即而对生活的意义提出质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可能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呢?大家都渴求温暖的集体,融洽的关系,但有几人为建筑这气氛而努力过呢?只想索取不肯付出,终究是行不通的。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班级之中,我们与同学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单位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作为一国公民,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作为人类一员,我们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奉献生活。奉献就意味着牺牲,这牺牲换取的是大家的团结合作,从而产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人其实是很软弱的,如果人类不合作,那么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可以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人却成了世界的主宰,因为人是群居且懂得合作。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不再需要团结合作来维持基本生存,但团结合作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需要精神支柱,没有团体社会的认可,人会失去一切支柱和自尊,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阿德勒对生活意义的诠释,只是从精神分析家的角度作出的,为的是使他的病人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走出空虚孤独的旋涡。人活着仅靠积极的态度是不够的,还应有正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但从构建健康人生的角度讲,阿德勒的观点是科学的。
    将《自卑与超越》推荐给将作茧自缚和已作茧自缚的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