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许多年轻人都希望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以此实现自我价值,而面试无疑是他们成功道路上的“必修课”。虽然有才华的人才最终总是能脱颖而出,但也有不少人愣是在面试这条“小阴沟”里面翻了船。笔者曾经应邀参加过多次党政机关选拔领导干部或公务员的面试,也参加过一些企业录用管理人员的面试,深感面试知识和准备的不足,已成为许多美玉良材“折戟沉沙”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将求职面试中应聘者容易犯的毛病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若干,以供那些将要参加面试的青年朋友参考。
开场
招聘单位或面试者一般情况下都会精心布置面试场所,为了便于观察和对话,面试者和求职者基本上都是相对而坐,即所谓的“二”字形(有时两旁还会设一些旁听席而构成“而”字形)。这样布置本无可非议,但有些求职者却不太适应,出现了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
问题一:进了考场身子发僵,不知所措。许多考生一进面试考场,就会手足无措、神情茫然,严重的甚至会紧张失态。其实,此种情况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放松身体,表情自然地走到求职者的位置坐下;另一种是走到求职者的位置旁边后,询问考官自己是否可以坐下,这种情况下考官一般都会温和地示意你坐下——何况一般你一进考场主考官就会用语言或手势示意你坐下。你只要照办即可,根本无须紧张不安、自寻烦恼。许多面试经验证明,放松身体和心态是求职者在这种场合最好的选择。
问题二:表情不自然。其表现或是毫无表情,或是表情过于紧张,或是过于夸张以致失真,让人看了都感到辛苦。而无论是哪种情况,其最终结果往往都是欲速而不达,甚至弄巧成拙。这种情况下,“药方”只有一个:第一是放松,第二地放松,第三还是放松。
问题三:目光闪烁、望无定所。这是心中无底、内心发慌最典型的表现。作为求职者来说,如果自信不足、不敢大胆看人,那么开场时的目光可以按照以下三条原则处理:(1)看下不看上。即使不敢看对面的考官,也宁可看脚前三尺地而不看头顶五丈天——前者充其量只会给人以紧张之感,而后者却可能会被面试者看成傲慢无礼或毫无成算。(2)看正不看侧。有的求职者喜欢看坐在侧面旁听席上的人而不敢(或不愿)看正面的面试者,多数情况下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看侧面的人压力要小得多,另一个原因是有的考生直觉地意识到侧面坐的就是招聘单位的领导,因此有意无意地希望能引起对方的注意,试图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殊不知这样往往适得其反。(3)看同(性)不看异(性)。一般来说,求职者比较容易从同性面试者那里得到同情和理解,这是许多人恰恰容易忽略的一个小窍门;而且总是盯着异性面试者看,很多时候也有不礼貌之嫌——至于说如果面试者都是相同的某一性别(一般以男性居多),那就看面试者中年龄较大的那个人或问你话的那个人,多数情况下比较保险。
说话
面试当然离不开说话,相对来说,考生在这个环节上出现的问题更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面试者开始提问后,求职者未完全听懂题目的意思,不得不请求面试者再说一遍。本来,因为考官用方言提问或提问声音小,问题没有听清,请主考官再说一遍,这是考生的权利,无可厚非;但认真地听了听不懂和让别人觉得是心不在焉导致的听不懂,这二者给主考官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此种场合,多数情况下主考官会重复一遍问题,因此,即使第一遍没有听清也不必慌张,可略微等上两三秒,如面试者无重复之意后再问也不迟。
第二,回答问题时或答非所问或答超所问或回答问题不全面。第一种情况是不对题,即答题要点与所问的问题对不上;第二种情况是答得太多,即为求保险,把西瓜芝麻全都扯上,结果反而冲淡了主题;第三种情况则是听得不够专心,理解面过窄,以至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往往只回答了一点而忽略了另一点。
第三,回答问题时声音过小,语调太过平淡,缺少感染力。有的考生声音很小,近似于自说自听、自言自语,声音忽大忽小,让面试者不得不竖起耳朵费力地听;有的考生说话太快,面试者尚未听清考生即已回答完毕;有的求职者说话语调平淡乏味,像念经,让人昏昏欲睡。凡此种种,不仅不能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反而会适得其反。
第四,喜欢抢答。有的面试者一落座就开始自报家门,却不知道接下来面试者就会提问类似的问题。在面试中,求职者应该明白和遵守这样一条基本规则:等面试者提问以后再回答。
几点忠告
1.自信。在面试中,最大的敌人是不自信,最大的制胜法宝恰恰也是自信。自信需要实力作为支撑,自信也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作为保证。靠什么获得自信,我想每一位将要参加面试的人都不应该本末倒置。
2.充分准备。对所钟情的职位的主要职责应有尽可能丰富而翔实的了解,对面试可能会涉及的问题和面试者可能的提问思路,事先应作尽可能全面的分析与整理,这样方可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3.遵守面试“游戏规则”:
(1)遵守时间,切勿迟到。没有人喜欢不守时间的求职者。开始面试之前一般会先抽签决定面试出场顺序,如果这种时候如迟到,轻则使招聘单们不快,重则有可能会被取消面试资格,熟轻熟重不是一目了然吗?
(2)不要试图获得面试时候的主导权。记住,面试的主导权永远在面试者手中,不要试图在面试时主导面试者,因为这是劳而无益的。
(3)不要反问考官。这种做法固然可能会展现自己敏捷的才思,但它也很容易给面试者造成意外的尴尬,而使自己前功尽弃。
(4)不要炫耀式地在面试时分析、讨论理论问题或概念问题,没有人对这样的东西感兴趣——因为绝大多数考试和招聘都不是要找一个理论家。
(5)声音一定要大到让考官听得见并且听得清——没有人会因为你声音小而赞美你温柔。语言宁可朴素一些也不要太过花哨——前者是美而后者不是;在面试中,花哨、华而不实、过分书面化和过于抒情的语言都尽可以去掉,因为这些东西只会徒然成为累赘。
(6)像“贵单位”、“贵公司”之类的提法;“我会用我所学的知识……”之类的说法;“如果我被录用,我决定……”之类的表态,应尽量加以矫正。这类话语不仅起不到任何预期的作用,反而往往会使面试者产生不快。
文章选自:《心理与健康》2006.10
文/何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