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阅疗实践 |
多方联手救助一名抑郁症学生
2003年9月的一天,某学院一位大二的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焦急地告诉我:“老师,近一个多月来我晚上睡不好,白天无心学习,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常常感到疲惫,不愿和任何人交往,自卑自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活着真没意思,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听说你也是搞心理研究的,能帮帮我吗?”
在我接待所有来访者中,这是第一个直截了当的告诉我想自杀的学生。由于自己不是心理医生,对这种情况心里根本没有底,紧张地手心都出汗了。如果疏导不好,这个学生的生命……我不敢往下想。
“同学,图书馆的王馆长是专修医学心理学的老师,请他来和你聊聊好吗?另外你的情况我可以告诉你的辅导员吗?”我问。“当然可以,你可以告诉任何人,只要能治好我的病,别的什么我都不怕!”他说。
我和王馆长耐心地听他诉说了他的全部苦恼。
原来,自他记事起,母亲精神不太正常,根本不顾家庭。他从小被送到姨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寄人篱下,很自卑。长大回家后,父亲寡言少语,哥哥、姐姐似乎对他也漠不关心,他是在没有母爱,没有温暖的家庭里长大的。所以他的性格孤僻,不愿和别人交流,不相信任何人。来了大学后,在班里他没有知心朋友,觉得同学都看不起他。他特别盼望家人给他打电话或写信,尤其是当中学教师的哥哥。但是,快两年了,哥哥不仅没有一个电话,连一封信都没有,所以他很郁闷,觉得自己完全被家人抛弃了。整整三个小时,他反反复复讲的全是家人、亲朋对他冷漠的故事。
为慎重起见,王馆长和分管大学生工作的郭书记作了汇报。郭书记立即责成该生所在学院书记、辅导员与心理医生、阅读治疗研究小组共同制订了救助对策:一个以心理疏导法、阅读疗法、音乐疗法、同伴关爱法、家庭支持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很快制定了出来。
1、每周,由学校的心理医生免费为他做一次心理疏导。
2、每天只要他愿意,都可以到阅读治疗室向我倾诉苦恼。每次他来都倾诉相同内容的故事,无论他讲多少遍,我都耐心地倾听,并给以同情和理解,这是让抑郁症患者宣泄心理淤积的很有效的方法。在阅疗指导方面首先为他推荐了: 阳光工程心理网 网站地址 http://www.sunofus.com。该网站由北京大学学生主办,站长 李宁忠 ,曾经也是一位抑郁症患者,病愈后,立志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点事情,为像他一样的抑郁症患者提供一些帮助,所以,该网站侧重宣传抑郁症的知识和战胜抑郁症的方法,比如重点介绍森田疗法。希望该生能从中受到启发,或者得到一些帮助。同时为他推荐了一些珍惜生命,在逆境下与厄运抗争的书籍,如《海伦·凯勒的故事》、《张海迪的故事》、《极限人生》等图书,激励他珍惜生命,增强自信,做一个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读后他能认识到自己比书中主人公条件要好的多,却远远不如他们坚强,表示要向他们学习,振作起来。后来又推荐了《唐诗300首》、配乐诗朗诵、《讽刺与幽默》、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等,用以调节他的情绪,果然效果不错,他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听了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时,身心完全放松,人仿佛走进阳光明媚的春天,感到从没有过的舒服和平静;看《讽刺与幽默》很开心,能暂时忘记苦恼。
3.辅导员发动同班级、同宿舍的同学对他给予关爱,要求大家平时多和他交流,开展活动多邀请他参加,生活上多给予帮助照顾,发现他有情绪异常及时给老师反映。另一方面,辅导员跟他的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多给他打电话或者写信,让他得到最宝贵的家庭温暖。所以,后来当他接到哥哥的电话和来信时,激动了多日。
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几个月后该生情绪基本正常,学习成绩也提高很大。
2004年春节过后,该生送给我一个漂亮的手包,说:“老师,这是我老家的工艺品,谢谢您对我的关心,我已经好了。”从他的表情看得出这个春节他过的不错,一定体验到了家的温暖。如今,他已经顺利完成了学业,被某大城市的一家大医院录用,我祝福他今后能开心的工作和生活。
前一篇:大学生抑郁症不可小视
后一篇:大学生要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