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2008-05-16 11:15:41)
标签:

大同市

国家

重点

文物

禅房寺

砖塔

旅游

文化

摄影作品

建筑风格

分类: 一画行旅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南40公里的南郊区境内塔儿山海1650米丈人峰之峰顶,塔高约 20 米,地势险要,地貌植被稀疏。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砖塔为平面八角七级塔,塔的结构为实心砖石砌体。塔底为须弥座,用规整的长方石料砌就,石间不用灰泥而用木榫。再上面为束腰,上有雕饰的佛像、花卉合莲瓣,表面雕饰华丽。八个角各雕勇猛威武的力士,似在承托整座塔身的重量。上枋每面各镌刻有一佛二菩萨的浮雕一幅,再上还有莲珠束腰两层,并雕有莲瓣等。整个雕刻粗犷简练而富有变化,无疑是辽代手法。塔座如此高大繁复,实为其他地方所少见。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塔座以上是仿木结构的砖砌塔身,塔身斗拱、角拱均为磨砖镶砌。第二层塔壁每面各设门式小窗和四棂小窗。初看起来逼真无疑,其实是虚设的雕饰。以上各层结构相同,只是每层逐渐向里迭收而已。塔的整体轮廊线较直,具有辽代砖塔的典型特征,也是汉辽文化融合的建筑艺术结晶。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禅房寺整个塔形造型美观,稳健大方,形如笔锋。由于它高高耸立早禅房山山顶之上,衬之以青嶂叠翠和飘渺的云烟,更显得挺拔秀美,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之势。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据明正德版的《大同府志》中记载:“禅房寺在府城西南五十公里。唐天宝年间建”。清顺治版的《云中郡志》中记载:“禅房山城西南六十里,上有砖塔皆创自辽”。又据清道光版的《大同县志》中记载:“禅房山,在月窟岭南,距城六十五里,山阳有禅房寺,今有圮废。塔儿山,在禅房山南,距城七十里,一名丈人峰,山势峥嵘,上建七级浮图。东南有谷曰北谷峪。”通过上述几种志书的记载可知:禅房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辽代又进行了重修,并修建了砖塔。禅房山是当地的风景名胜之一,骚人墨客曾留下诗文赞曰:“塔建丈人峰,千寻耸笔铎。上方时响铎,下界不稳钟。古刹留唐碣,苍苔护汉松。新晴凭仰止,窈窕翠微浓。”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禅房寺塔下风光——七峰山,状如长城)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禅房寺塔下风光——七峰山,状如长城)

 

 

 

大同市禅房寺砖塔

(禅房寺塔下风光——七峰山光影)

 

2005年大同文物部门投入50万巨资,对该塔实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该塔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自然人为破坏,残损异常。修缮之前,部分塔基松垮,造成塔身不均匀下沉,塔体开裂,五至七层已部分坍塌,塔刹无存,残高为11.8米。修缮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古塔的基础进行了加固,对风化残损严重的构件进行了剔除、补砌、修补。对五至七层的塔身按历史原貌进行了重新砌筑,补配3角梁,恢复了原有的48个套兽、风铃,恢复了塔刹。同时,还用钢构件对塔体进行了加固。

禅房寺砖塔地处野外山顶,施工条件十分艰苦,尤其运料难度极大。两个多月的施工中,古建施工人员以原始的肩挑手抬等将全部材料运至塔下施工。修缮后的古塔完全恢复了辽代原状,展现了原有风貌,同时也起到了坚固延年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