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请注意,不要在无意中伤害孩子对你的依恋

(2009-06-27 09:14:55)
标签:

育儿

依恋

妈妈

注意力

宝宝

分类: 教子有方
妈妈请注意,不要在无意中伤害孩子对你的依恋 
做妈妈的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天早上离开家去上班的时候,孩子好象早就知道妈妈要离开似的。缠着妈妈,或者抓着妈妈。为了不让孩子哭闹,总是想用欺骗的方式,悄悄离开孩子,一边是保姆或者奶奶、外婆的哄骗,一边是妈妈悄悄象做贼一样溜出去,总以为这样的办法可以避免孩子哭闹,因为妈妈最害怕的是孩子哭闹,孩子一哭闹,妈妈那颗心啊,也跟着难受。
 
   其实这样做,是最糟糕的办法。我们常常看见孩子在妈妈回来后,就一刻也不离开妈妈,生怕妈妈再次离开自己;即便妈妈一直在身边,孩子也总是时不时,回头看看妈妈还在不在,注意力很难集中;或者看见妈妈回来后,故意大发脾气,大声哭闹,好象再说"谁让你骗人,不管宝宝的?"
 
孩子为何是这样的?

这些孩子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孩子的内心非常脆弱,他们在情感上非常依赖父母,这样的依恋让孩子明白自己是有人保护的有人依靠的,是安全的,温暖的。当遇到危险,孩子会第一个去求救的人就是父母。若是孩子的这种依恋突然或者暂时消失了,如妈妈上班,暂时离开了孩子,孩子必须和另外的“陌生人”在一起,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遭到暂时的破坏,就会出现烦躁、发脾气、哭闹的行为。
 
有的时候,妈妈们对孩子的行为不理解,以为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这么不乖?
 
每当这个时候,妈妈总是以玩具、糖果来哄孩子,以为这样就解决了问题。其实这样做,是治标不治本的。作为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各种行为,为孩子建立一种安全的、减少孩子的恐惧感的依恋关系。否则,孩子长大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如人际关系紧张、性格孤僻等等。
 
那么,父母该怎样做呢?
 
首先、对孩子来说,他们对大人的行为可能不理解,似懂非懂的。即便这样,也要和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能接受妈妈爸爸暂时离开的事实,让孩子接受妈妈穿鞋、衣服,开门出去是去上班,即便孩子不知道什么是上班,也应该让孩子接受妈妈出去的事实,让孩子知道妈妈还会回来的。回来照顾自己的。
建议:提前跟孩子说。如上班前一小时的时候,就一边和孩子玩,一边抱着孩子,向窗外指一指,说妈妈一会要去上班,什么时候就回来了。并指着钟表跟孩子暗示,妈妈到某个时间就回来。宝宝乖,好好在家玩,等着妈妈。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你先和某某在一起,她和妈妈一样会照顾你的。中间妈妈还会给你打电话,问问宝宝在做什么啊?乖不乖啊?这样的交流,即便孩子不大懂,不开心,但也是能渐渐接受的。孩子不会产生焦虑感。
 
其次、不管怎样,都不要用欺骗的方式离开孩子。因为孩子是有记忆的,你经常这样悄悄离开孩子,孩子的意识里总是觉得“妈妈会随时离开”,妈妈总是欺骗宝宝。时间长了,孩子会神情紧张,产生焦虑,总是担心妈妈离开,无意中增加了孩子的思想负担,注意力很难集中。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习惯并接受你的暂时离开,虽然孩子会哭泣、会闹腾,但是哭累了,就能和其他照顾者愉快在一起玩了。另外,作为妈妈,看见孩子哭闹,千万要稳住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微笑和耐心。因为妈妈的不良情绪因为会传染给孩子。所以说,爱孩子,应该用正确科学的方式来爱。
 
第三、平时也有意识地带孩子与他人在一起玩耍,让孩子独立和小朋友在一起。最好的年龄相仿的孩子。但是要让孩子知道妈妈就在附近,你放心玩吧。刚开始的时候,最好妈妈也在一起玩,等到孩子玩高兴了,适应了,就可以离开一会。适度地给孩子创设一个交往的空间,分散他对妈妈依恋的注意力,促进孩子逐渐适应新环境、新人群的能力。同时也减少并降低孩子的分离焦虑。
 
第四、多给孩子增加一些小游戏。小游戏可以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暂时忘却分离痛苦。小孩子的好奇心重,总让他玩同样的游戏,提不起他的兴趣,注意力自然集中不起来。所以妈妈们要为孩子创造更多有趣活泼的游戏活动。
 
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妈妈请注意,不要在无意中伤害孩子对你的依恋爸爸,不要小看你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