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欣赏心态教育批评学生 |
分类: 教育心理 |
欢迎加入知己红颜新浪博客圈
http://q.blog.sina.com.cn/xljs
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善于以积极而丰富的情感向学生传递的。一位优秀教师往往把富有激励、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和行动当作传递情感、实现教育目的的灵丹妙药。
学生违纪是老师经常遇见且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让批评更美丽些。这种“美丽”的批评,学生也更乐于接受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要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批评,教育效果一定很不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发现一位学生吵了同学,他用奖学生糖果的方法教育了这位学生;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处罚学生三种方式:唱支歌,做件好事,写份说明书。他们都用欣赏和尊重的方式把原本严厉,让学生恐惧的批评换成美丽的教育。
批评呼唤“美丽”,教育期待欣赏和尊重。如果我们多讲究一点批评的艺术,批评时多一些巧劲和柔性,批评孩子时我们的心情也许会更好些,相信学生也会更喜欢我们,学生的心灵的天空也会更加明朗。
每个人都会有优缺点,如果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就很难欣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就会对学生产生否定的情绪,在心理上也会排斥他们。一个教师一旦排斥了哪个学生,教育的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反叛、教师恨铁不成钢。一个不接受批评教育,一个判了教育的死刑。
人的成长是在欣赏与鼓励中进行的,一个人只有自己被别人肯定后,才会进而去肯定自己,进而肯定别人,当学生经常是被肯定的时候,那么他就会对周围持肯定和接纳的态度。所以作为教师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看到学生的优点才能够真正地尊重他,欣赏他。
我们常常说,你又不是人家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的确是这样的。我们是教师,不是学生,我们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所以,先要尊重人家。由于教育教学的需要,刚开始,老师和学生是在互相不熟悉不认识的前提下建立师生关系的,这种交往对象的限定性特点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必须以欣赏和尊重学生为基础,自始至终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