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差生”的心理辅导策略

(2007-04-18 09:24:43)
标签:

生活

文化

分类: 教育心理

对“差生”的心理辅导策略http://q.blog.sina.com.cn/xljs

在每一所学校,都有“差生”存在。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他们心里他们的心里面常常是矛盾交织,苦不堪言,“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导致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要想让这些学生敞开心扉,就必须缩短与他们的心理距离,也只有这样对他们的工作才能更有效。

缩短与差生的心理距离的方法很多,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觉得下面几种效应对“差生”的转化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罗森塔尔效应”。改变“差生”的心理状况的关键是要对其充满信心和期待。只有这样,才会使师生的心靠得越来越近。教师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从而加倍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教师要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要改变“朽木不可雕”的观念,对他们满怀期待。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爱护、尊重和期待,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肯定的倾向、愉快的心情,消除对教师的敌对心理,愿意对老师讲真心话,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他们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才能油然产生。

   2、身体言语效应。心理学家经过严格的观察发现在人际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身体语言所传递的的信息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是无法掩饰的。表面上“差生”可能对很多事都显得满不在乎,其实内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教师一个细微的动作可能增强了“差生”的自信心,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也可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在与“差生”交往时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如多些微笑、竖起大拇指等等。

   3、空间位置效应。一般来讲课堂上,教师站在台上,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大,形成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办公室里,老师坐着学生站着,师生间的不平等性明显拉大。在与差生交往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到老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如班级问题也可以找他们商量,在教室座位的编排上,不要总是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排在前面。让“差生”也坐坐好位置,感到老师是在平等的对待他们,心理距离也会自然缩短。

   4、勤加鼓励效应。学业的失败,使“差生”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消除自卑感最有效的方式是勤加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越是“差生”,就越在乎老师的表扬,哪怕是对很多优秀生觉得微不足道的表扬和鼓励。对“差生”来讲,老师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对他们的心灵都是一种安慰和激励。教师在鼓励“差生”的同时不但缩短了教师和“差生”的心理距离,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5、班级环境的积极效应。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这个有效的环境,教师让自己的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班级境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能催人积极上进、团结,人际关系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中,“差生”也能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的乐趣,与老师的关系自然也非常和谐。在班级找不到一点快乐的学生,他就是再怎么努力,成绩也不会有很大提高。所以,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对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温馨问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