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潘多拉到学生逆反

(2007-01-22 18:56:07)
分类: 教育心理

从潘多拉到学生逆反http://q.blog.sina.com.cn/xljs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人类的全部罪恶。和其他孩子一样,潘多拉也是好奇的,加上宙斯给他盒子时告诉她绝对不要打开。正因为这样,潘多拉更想看盒子里的东西。她打开了盒子,结果人类所有的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现象:

镜头一:老师严肃地告诫同学们,某部电影或某本小说不宜观看阅读。结果,大多数同学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甚至某些平时不热衷于看电影、看小说的同学,也好奇地悄悄看过。

镜头二:在家里,孩子与家长顶牛的现象也常见。家长的要求建议,被许多同学认为是对自身的限制,所以出现了不同的反抗形式:口服心不服,我行我素;或者直接地项撞,造成不愉快气氛。

以上这些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常见,被称为逆返心理,是心理上的内在反抗现象,是同学们心理发展中常见现象。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增强以及情绪波动较大等原因造成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向、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理智、客观、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被自身反抗情绪所左右,拒绝好意、莽撞行事。

原因

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好奇心。禁止的事物带有神秘色彩,引起猜疑推测,因此去寻根究底,亲自尝试。

二是强调个性,喜欢标新立异。人的生长中有一段时间自我崇拜的意识很强,成人感的出现,使得学生们想摆脱指导,在方式上选择了反抗。

三是某些生活经历对心理的影响。例如,有些同学爱上网打游戏,因为打游戏误了功课,父母收了网线,不许上网打游戏,于是他干脆逃学去参加网吧上网。

四是特殊的经历造成的结果如父母讨厌子女撒谎,见子女撒谎进行严厉地惩罚,结果孩子以后却用撒谎来逃避对撒谎的惩罚。有些中学生本来循规蹈矩,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性情大变,变得粗暴、多疑、乖僻。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影响,左右其行为。

对策

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了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它往往表现出如妄自尊大、偏执和头脑简单等现象。克服逆反心理,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善于理解人意的能力

通过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家长老师以及他人言语行为的真实动机,是好心好意,就不要在乎言语态度如何。

?/P>

?/P>

?/P> 二、培养多向思维

逆反心理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人的缺乏多渠道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来说,努力培养发散思维,从多方面考虑,理智多于情感,就会有助于他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

三、教育者要有正确的教育观点。

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

四、尊重学生

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此必须先解除他们的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善于发现难看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

五、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心理气氛,民主、宽容、善意友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逆反心理等攻击性心理及行为。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逆反学生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六、家庭教育

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