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心理 |
欢迎加入http://q.blog.sina.com.cn/xljs
课堂45分钟。不讲“废话”、“没用的话”,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满45分钟,再怎么紧凑的课,有益的信息量。从学生这一方面讲,其听课效率也是不同的,怎么办呢?
必须从兴趣出发,紧密围绕现在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必须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思想和特点,引起学生共同参与的兴趣,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会产生实效。
不教而教。要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的程度直接地影响到教学效果,单方面的讲解和传授,一是知识的分解缺乏对应性,二在某些时候有“对牛弹琴”之感,总之成效不太明显。让学生自己加入进来,亲身地体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学生是很希望课堂上有很激烈的对立场面出现的,因为他们这个年龄的人很好动,要让他们很文静很老实地呆着不动显然是为难了他们,也不符合教育的规律,让他们动起来,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争相发言,说自己的做法,最终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懂得了从实际出发去试着解决一些问题并带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理想的设计,也有行不通或者说不正确的做法,其实这是很好的,为师者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掉这些疑惑,课堂内容就差不多被学生接受了。
说到时政问题,这是一个各个学科都可以引进的内容,高中学生不能不对发生在身边的各种事情予以关注。配合时政教学,更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的理解。发生在身边的众多的令人感慨的事情,试着做一些讲解和阐释,努力让学生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壮大我们的实力,让我们的民族以自立自强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面前。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问题,不必过于严肃,作为现在的中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不拘一格,他们更愿意接受课堂上活跃的气氛。有的时候哪怕是简单的问话或俏皮的作答都能给学生极大的吸引力,甚至是在上课开始一句洪亮的“同学们好!”都能让他们兴奋并且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给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