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颜
红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93
  • 关注人气:14,0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活动中的“破窗效应”

(2007-01-01 11:46:54)
分类: 教育心理

教育活动中的“破窗效应”一辆新轿车停在街边,如果有一张车玻璃被打碎,那么很快别的玻璃也会被打碎。以致于很短时间之后,这辆新轿车的大多数玻璃都会被打碎。

是美国一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课题,并且把人的这种心理命名为“破窗效应”。

   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有了新的物品总要好生爱惜的。小孩子新得一玩具,爱不释手,无论谁要借,哪怕只是一小会,也要好生斟酌一番,然后找一借口不借给你;即使你面子很大,借到手,他也要商定一个还期,更要再三叮嘱,不要弄坏。及至后来,玩具有些磨损或是破旧,那时你即使不要,他往往也要问你要不要玩他的玩具。这就是生活中的“破窗效应”。

   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也有相类似的“破窗效应”。经常听有老师说起,班里的某某某调皮捣蛋,几乎没有办法管教,或者是某某某不够聪明,屡教不会,要丧失继续教的信心与勇气。这时老师们多会恨恨地说,不教也罢!事实上,亲爱的老师们。这是你在打碎一扇窗子的“玻璃”哦。你放弃的只是一个孩子,不过不久你将发现,自己对大多数的孩子失去了教育的热望了。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想到,这孩子也许只是调皮捣蛋,仅是不够聪敏。可他在别的方面应该具有叫人欣赏的方面,我们为什么要抓住他的这扇“破碎”的窗户不放?寻觅一下他身上闪光的地方,遮掩住他破旧的“窗户”,关爱每个孩子,做到敝帚自珍,不轻言放弃任何孩子。那样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很可爱的。

 

 
 欢迎加入http://q.blog.sina.com.cn/xlj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