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视校园“黑话”

(2006-12-12 12:36:49)
分类: 教育心理

正视校园“黑话”正视“黑话”  此外,这类“黑话”普遍简洁、精短、鲜活、生动、易于青少年接受,还能搞笑、减压、调侃、掩饰隐私,起到避讳的作用。所以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成了“象牙塔”内的流行语,如“郁闷”、“我T(踢)你”、“BT(变态)”、“286(低智商)”、“7456 (气死我了)”等等,上口率非常高。 

校园“黑话”的盛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它属于一种“亚语言现象”,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中一直都存在的,并且语言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大家所使用。对校园“言子”应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对校园“黑话”中一些不健康的成分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有“青春期反社会行为”,在此阶段,学生们的求新求异、特立独行都是正常的,只要度过了这个“发展中的危机”时期,有了较强的分辨能力,自然就不会这样了。  如今校园,“晕菜”声此伏彼起,左一个“我靠”,右一个“我倒”。不是“圈内之人”的你,听得懂“研究国粹”、“学习文件”吗?知道什么是“特困生”和“觉皇”吗?这些都是时下校园流行的“黑话”。这些“黑话”是好是坏,该追捧还是该棒杀?支持者认为语言是需要不断丰富的,  

校园流行语丰富了话语空间;反对者则认为校园流行语显得很“痞子气”。

‘飘飘’就是同性恋!”小李见记者如此“无知”,继续补充道:“飘飘”还有一个同义词是“玻璃”。“扁”、“K”、“修理”就是“打”的意思,“研究国粹”就是打麻将,“学习文件”就是玩扑克牌,“特困生”就是早上第一节课就打瞌睡的学生,“觉皇”就是嗜睡的人,“人性”、“甜蜜”、“晒月亮”、“青春必修课”都是约会,“白骨精”为白领骨干精英……  

对这些词汇的来源渠道,首当其冲的是来源于网络流行语,如“MM(女孩)”、“GG(男孩)”、“汗(被吓到)”、“顶(支持)”、“3166 (再见)”、“88(再见)”等等。在校园内时常可以听到一个不想表现自己的人说:“偶(我)是一个很内秀的人!”  

电影台词也为产生校园流行语提供了丰富的“弹药”,如“审美疲劳”,“做人要厚道”、“人心散了,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之类的话语都来自于近年贺岁影片里面的台词。

提及校园“黑话”的传播速度相当的快,大约布道一周就已经普及流行了。” 学生走在时代前沿,追求流行时尚,因此普遍都愿意接受并且广泛使用这些“黑话”,使自己不落伍、不掉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