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狠抓德育的根本——人格培养。“孔子素以道德教育著称于世,他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而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的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德育的中心不能多,多中心等于没中心。
二、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德育教育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就能达到的。“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先做最容易做到的,也是德育的最起码要求,如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然后向纵、横两个方向逐步扩展:纵向扩展是指,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进一步上推则要求对长辈要尊重和敬爱;在对兄弟友爱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左右推即对平辈也要讲友爱,对同学朋友要态度真诚讲求信用。这就是“由近及远”逐步做到。当这几步都已做到以后,再进一步要求“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由易到难,也使人觉得合情合理,符合人之常情,愿意这样去做。因而便于学生去躬行践履,不会使人产生“说教”或“灌输”的生硬感觉。
三、“勤而行之”。老子认为,要想把“道”学好,必须认真实行。
四、及时预防。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就是说,要想克服困难,应当在它还容易的时候着手:要想实现远大的目的,应当从细微处作起;因为天下的难事一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小事开始。因此,办理任何事情,必须及早抓紧有利时机,作好准备,而且要认真对待,不可麻痹大意。对于教育活动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特别是作为德育原理,是很有用的。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教师必须注意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上细心考察,慎重对待、及时引导。
五、学习他人长处。老子主张,“为道”必须向一切人学习。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向不好的人学习,当然不是要学坏,而是吸取教训,把坏人作为一面镜子,不使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孔子也讲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