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初中时候,学校有的时候包场让我们看电影.电影票的座位有好有不好的,不好的票谁都不想要.为了显示公平,班主任常常把票打乱,让我们抽.抽到什么就是什么.我经常替老师做这个事情.发的次数多了,就有了一个小小的经验.
有一次,班主任让我去发电影票,为了以示公平,先让同学先抽,自己拿最后一张.大家一个个把签抽走,最后,仅剩第一张,而且票是最好位置的.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好票。我没有刻意作弊,但却利用了一个小小的心理战术。虽然事后,大家颇有不服,但有言在先,倒也无话可说了。
我的经验是,我发现每次抽取的票中,最后剩下的都是第一张.于是我就每次把一张好的座位票放在第一张.当时也不懂得这是什么原因,反正就是觉得大家都不喜欢第一张而已.
后来学了心理学后,才知道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三分之一效应”。拿抽签一事来说,虽然大家觉得每张签的“中奖率”都差不多,但对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大家在心里都会有一点儿抗拒,总认为不可能那么巧,两张票正好落在了最后和最前!于是在没有特殊提示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从中间随手抽一张的“获奖率”要大一些。
其实在生活中,“三分之一效应”起作用的地方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顾客对于店铺的选择。设想在一条商业街上,有一排服务质量相差无几的店铺,你来估摸一下哪一个店铺生意更好一些呢?也许你会认为是第一家,因为它可以截住顾客。实际上,当顾客走进一条商业街三时候,通常是不可能在第一家店铺成交的。那会不会是最后一家呢?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因为一旦前方没有了可供选择的店铺,顾客会产生一种后悔心理,觉得前面看过的似乎更好一些。如果这条街是一眼看到头的,通常情况下分别处于街道两头三分之一位置的店铺更容易被选中。
如此看来,第一名未必永远获胜!明白了三分之一效应后,让它为你“创利”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