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为”教育,教育艺术的最高水平

(2006-11-27 21:05:00)
分类: 教子有方

“无为”教育,教育艺术的最高水平“无为”教育,教育艺术的最高水平“无为”教育,教育艺术的最高水平“无为”教育,教育艺术的最高水平一位父亲带3岁半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了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里去玩儿。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爸爸蹲在不远的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没听见,儿子直呼爸爸的名字,爸爸还是不理他。于是他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叫喊哭骂儿句都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在坑里想办法,终于发现了坑边的土阶梯,便手脚并用地爬上来了。

当他发现爸爸就在坑边一棵大树下蹲着时,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摸着小拳头不无自豪地说:“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爬坑,孩子感悟到“我行!”,父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正是家长的“无为”创造了孩子的“有为”。父亲用心构思,去创设一种情境,引导一种经历,让孩子在实践进行自我教育,得到感悟,完成精神的升华。

        

  “无为”教育的几种形式

 

垂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          

倾听:善听,听得进去,表示理解,在倾听中因势利导。

激励: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多种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长地触动孩子心灵。

体验: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在亲身经历中获得真切的感悟。

对比:在事件或情感对比中,找到差距,心灵受到震撼而猛醒、开悟。       

迂回:对问题,不采取就事论事的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心理暗示启发联想等手段,使其领悟生活的真谛。

空白:给孩子留有创造的空间和时间,需要耐心等待。

宽容:对孩子错误、过失产生的原因,给以充分的理解,使其在意想不到的宽厚态度、宽松环境中自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