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一笑
前天脸上划了一小道。麦子睡醒后看到了,很惊异地摸着我的脸说:
“爸爸出血了,怎么办?”
然后又是抚摸,又是给吹,说不痛不痛。过了一阵子,麦子说要给涂药,吃药。接着就要拉她奶奶去把药箱拿出来。奶奶不去,她又拉爷爷。爷爷也不去,她就哭了,嘴里嚷嚷:
“给爸爸吃感冒药。”(乖乖女儿,难道划伤吃感冒药能好?囧!!!)
昨天晚上,和麦子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我不小心踢到她的小桌子。知道麦子说了什么吗?她居然说:
“吓了一跳吧。没跌到吧,没有出血吧,痛不痛?”
小家伙语言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看来也学会关心人了,情感也越来越丰富了。麦子吃东西的时候,虽然偶尔会小气,但是更多的时候,她会把糖果和大家分享,一一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姑姑。
更让人无语的是,麦子确实能在很多事情上帮到我们了。比如麦子会帮我找袜子了。一天,我把袜子放在拖鞋里,摆在鞋架上。出门的时候,我找不到袜子了,很随意地向麦子问了一句:
“我的袜子呢?”
“你的袜子啊,我帮你找找。”很快,小家伙就从鞋架上我的拖鞋里把袜子找出来送给我,真是贴心啊。
麦子妈妈在阳台上晾袜子,她跑过去帮忙。麦子妈说别过来添乱,结果麦子妈晾袜子的时候忘了一只在盆里。麦子及时提醒:
“妈妈,还有一只。”刚还说人家添乱,这回又真帮上忙了。
麦子妈妈和麦子奶奶都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神经大条,一般手机响好多次都听不到。麦子同学总是能第一个听到手机响,然后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把手机拿来:
“妈妈,电话。”
“奶奶,电话。”
麦子妈要给麦子做饼干,麦子自己就把面粉给搬来了...
麦子把奶奶的红围巾拿过来说:“这条围巾太好漂亮了!”
虽然现在麦子动不动就不吃饭,要吃糖,不满足她就躺地上(当然,奶奶说要拿棍子打人,她又马上爬起来了,哈哈。),但是更多的时候却发现小家伙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能干。这就是看着孩子成长的喜悦吧。
有话说“两三岁孩子狗都嫌”,这话既对也不对。对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确实调皮。比如我们跟麦子说往东,她就偏往西。要她别拿电线,她偏得拿一拿。要她别听儿歌了,早点睡觉,她偏要听。说麦子是个乖宝宝,她说麦子不是乖宝宝。
孩子在能力方面的最大变化发生在语言领域,她听得懂你说的大部分内容。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蓬勃发展了起来。她会讨好你,比如说给爸爸买一包旺仔牛奶糖吧,其实是她自己要吃了。有时候她模仿大人说话,似乎“长大了”。比如说,饼干掉地上了脏死了,不能吃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
麦子同学已经探索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缝隙,而且独自一人去研究过家里的每一个房间。有时候,她像个小主人,陌生人来了,她就很警惕地看着人家,挡在门口。
麦子的心思全部都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完全不在乎我们的时间安排。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得早作打算,告诉她玩多久就要回家,玩多久就要睡觉了。否则,她就会哭闹。
小家伙的思维定式也很固定。比如,她喝的水一定是要没有颜色的,否则她就拒绝。她戴的围巾,一定得是她自己选的那条黄色的,否则就不戴。每天晚上习惯跟跟奶奶睡了,那么到了睡觉时间,除了奶奶谁都不要。可能小家伙觉得是这样的,就不能那样。
哎,看来引导孩子的同时,更多的需要顺势而为啊。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家长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