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清代刘奎《松峰说疫》
夫古之黄连解毒、三黄、凉膈、泻心等剂,非古人之好用凉药也,以其所秉者浓,故用之无寒中之患,而获败火之功。今人所秉者薄,既不逮古,而又兼之以凿丧,若用大苦大寒之剂,其何以当之。况瘟疫之火,因邪而生,邪散而火自退矣。若用大寒之剂,直折其火,未有驱邪之能,而先受寒凉之祸。受寒则表里凝滞,欲求其邪之解也难矣。总之如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大苦大寒等药,皆当慎用。以有生地、二冬、元参、丹皮、栀子、黄芩、银花、犀角、茅根、竹沥、童便、葛根、石膏、人中黄辈加减出入,足以泻火而有余矣。
如果有真知灼见,非黄连等药不可,少者分计,多者钱计而止,不可多用。

吾国医学,创始甚古。而医书之称最早者曰《内经》,其间探研病症,诊列诊治,则已里然大备。降及后世,亦代有专书。惟以前代国家,既不之重,而讲求身心性命与夫经国济民之学者,又高自标致,目医学为小道。加之世医之家,视专术为传家之珍,挟秘方为敛财之具,蕴而不宣。以致至宝之医学,不能发挥光大。一任其自生自灭,而不之顾,几何不为西医所逼,一至于斯尽泯没也耶?吾为此惧,故筹设中医改进研究会,延聘专家,钻研改进。而又令村政处设法于各县、区、村,征集民间验方竣事之日,为数甚多。惟恐杂乱无章,疵谬不免,复令会中理事,分析门类,严加审查,并附意见,以为取舍从违之则。良以人命至重,固未许鲁莽从事也。兹编辑成书,付梓行世,既拟以活人
注:此文由朱怀元的徒孙“太极十三势”(胡立群之徒)根据朱怀元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录制的影像资料整理而成。

汪永泉拳照
杨氏太极拳各支派的来源
这个拳是杨式太极拳。(以前)没有谈过这个杨式太极拳是怎么来的,怎么发展的。杨式拳的老师祖杨露禅是到陈家沟学的太极拳,学成之后又到北方来了。到北京,那时候有八个王府请他做过教师,人送外号“杨八府”。后来有好多人找他(比试),(他没有败过,可谓)所向无敌,没遇见过敌手,人家送他外号叫“杨无敌”。
什么是火神派
火神派是近年来慢慢被人们所了解,《思考中医》这本书的畅销也大大提高了火神派的知名度。严格来说,火神派并没有一个特别
清晰的定义。所谓火神,是说善用热性的药物治病。我们可以说火神派是由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创立的一个重要医学流派,以注重
“湖南省最牛儿科教授”“儿科男神”“儿科圣手”“一号难求““反对西医”……这些标签全都指向了一个中医:张涤。他在湖南的妈妈圈里,在湖南的医界,大名鼎鼎,想找他看病的人不知道排到了几年以后。一个医生,能看好病,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来是很励志的事情。好几年前,我就听很多朋友说起这位名医,内心景仰得很,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我慢慢了解到一个中医成为名人,成为网红,并不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