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庸查良镛浙江海宁故事陈家洛徐志摩《书剑恩仇录》红花会 |
分类: 华夏传承 |
文/圆融一笑
“千里接龙头”礼节,是金庸小说里的一种极其隆重的迎接礼仪。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洛就享有这样的待遇。上一任总舵主有遗命说,光复汉人江山的大业,关键在陈家洛身上。然而,陈家洛没有完成任务,他与皇帝结盟的结果是一败涂地,白白牺牲了不少英雄的性命,最后只落得全体退隐回疆。
金庸(查良镛)先生的母亲徐禄虽然只比徐志摩大一岁,却是徐志摩的姑妈。因此,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1925年,金庸只有两岁,徐志摩已经出版第一本诗集《徐摩的诗》而声名大噪。1931年,一场空难夺去了徐志摩年轻的生命。九岁的金庸曾跟随母亲前去吊唁。表兄的绝世才华在金庸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杭州《东南日报》工作期间,金庸读了徐志摩的《西湖记》和一些新诗,深为表兄的才华所倾倒。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塑造了一个出生在海宁的英雄头目陈家洛。(金庸即是海宁人。)在儒雅的陈家洛身上,可以找到徐志摩的某些影子:他的书生形象、他的翩翩风采。
金庸《书剑恩仇录》里对陈家洛的描写:
大伙走向后院,进了一间大房,只见板壁上刻着一只大围棋盘,三丈外两人坐在炕上,手拈棋子,向那竖立的棋局投去,一颗颗棋子都嵌在棋道之上。陆菲青见多识广,可从未见过有人如此下棋。持白子的是个青年公子,身穿白色长衫,脸如冠玉,似是个贵介子弟。持黑子的却是个庄稼人打扮的老者。老者发子之时,每着势挟劲风,棋子深陷板壁。陆菲青暗暗心惊:“这人不知是哪一位英雄,发射暗器的手劲准头,我生平还没见过第二位。”眼见黑子势危,白子一投,黑子满盘皆输,那公子一子投去,准头稍偏,没嵌准棋道交叉之处。老者呵呵笑道:
“你不成啦,认输吧!”推棋而起,显然是输了赖皮。那公子微微一笑,说道:
“待会再和师父下过。”
那老者见众人进来,也不招呼行礼,扬长出门。(按:中国古来惯例,下围棋尊长者执黑子,日本亦然,至近代始变。)赵半山向那公子道:“少舵主,这位是武当派前辈名宿陆菲青陆大哥。”又向陆菲青道:“这位是我们少舵主,两位多亲近亲近。”那少舵主拱手道:“小侄姓陈名家洛,请老伯多多指教。小侄曾听赵三哥多次说起老伯大名,想像英风,常恨无缘拜会。适才陪师父下棋,不知老伯驾到,未曾恭迎,失礼之极,深感惶恐。”陆菲青连称不敢,心下诧异,见这少舵主一副模样直是个富贵人家的纨裤子弟,兼之吐属斯文,和这些草莽群豪全不相类。
《徐志摩传》里对徐志摩的介绍:
生前是非多,死后是非多,五四那一茬文化人里,是非最多的,怕要数徐志摩了。若不是最多的一个,也是最多者之一。感谢传主,生前就给我们指点了一个破解的门径:"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
陈家洛的风度、才华和感情纠葛,和徐志摩的一生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金庸先生有意以表哥为原型来写第一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合情合理的事情。陈家洛号称金庸小说里最没人气的一个主人公。坊间流传,陈家洛还有另外一个原型:
据史书记载:陈家洛,清朝武士。江宁(今浙江海宁)人。少时以武闻名。康熙间,客于京师显贵之家
,以武术技艺闻名当世。雍正间,因浙江总督李卫镇压顾云清反清案受株连,但未被处死 。至乾隆间,八十馀终于家。
1992年12月3日,金庸回到浙江海宁的故乡。他和夫人林乐怡一起去硖石西山麓徐志摩的墓前,深深鞠躬、默哀。1996年11月11日,《徐志摩诞辰一百周年专辑》出版时,金庸深情挥笔写下“诗人徐志摩”五个大字。
后一篇:给宝宝吃多少零食不算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