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牛津大学补课费真善美父母的责任孩子的心理家庭教育父母做榜样 |
分类: 茶余饭后 |
文/圆融一笑
女儿麦子再过一年多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内心隐隐有些恐惧。看到最近天价补课费的新闻,更加心惊。一年补课费就67万,要是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绝对养不起孩子。都说现在教育成本高,那为什么那么高,还有那么多人花大把的钱去为孩子打点好学校,上一些可有可无的培训班。只能说一部分钱多得花不完。这种情况,无疑就助长了一些恶风气。我终于心境平和下来:孩子既可以穷养,也可以富养。只要为孩子尽心尽力,让她和平常人一样有吃有穿,受到该受的教育,家长就算尽责了。至于孩子将来的成就,其实不是由我们来决定的。
父母能够代替孩子创造未来吗?我们先来看看以下三个案例:
5岁拼爹
“我爸爸是警察!抓坏人!”“我爸爸的车比你爸爸的车大!”……5岁半的小西西最近有些不开心,在“比爸爸”的嘴巴仗里输了的他,回家之后要求妈妈替自己换一个“能开车、能抓坏人”的爸爸。
16岁逼父母在北京买房
曾以“父母在京买房”作为硕士论文答辩内容的张炘炀近来因言论备受媒体关注。这名16岁的博士生居然逼迫父母在北京买房。他对记者表示,让父母买房是因为不想当北漂,希望活得有尊严。
31岁600万在北京读6年牛津大学
一男子长住北京,远在江苏的父母以为他在牛津大学深造。6年间,父母向其打款共计600余万元。如今,600万元全部花完且还欠下40万元高利贷。父母知道真相后,男子无言以对,扬言轻生。
这三个案例中的孩子们如果能够有健康的心理,肯定都会过得很快乐,也会有光明的前途。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产生这种程度不同的心理畸形?家长和社会应该都负有一定责任。且不管责任在谁,作为父母,知道了这些事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观念。我自己有以下五点感悟,供大家参考:
第一,让孩子该玩的时候尽情地玩。我们小时候很多时间,都是和同龄的玩伴一起度过的。伙伴们一起玩虽然会干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但是无疑也会学到很多和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小时候和伙伴们玩,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家长强制孩子在家封闭式学习,缺少了小时候玩耍的这块生活,那么孩子的人生即便与众不同,也是不完整的。
第二,不苛求孩子成绩好。我们总是认为成绩好就能考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就能有好工作。其实,目前社会的现实已经无数次冲击了这种陈旧的观念。在当今时代,一个民工,很有可能赚得比高材生多,而且多很多。成绩好不能代表一切,更何况学校教的那些东西也不一定就是全好,全正确的。国家对教育这块还在不断探索、调整呢。
第三,不苛求孩子才艺全。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是上十来个培训班。外语、书法、绘画、舞蹈、钢琴等等,不一而足。难道我们真认为孩子能够在这么多方面都有过人的成就吗?很显然这是妄想。根据孩子自己的喜好,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即可。
第四,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孩子。很多时候,孩子的苦都来自于家长的压迫。家长可能有很多理想没实现,于是嫁接到孩子身上。家长可能为了自己有面子,为了和别人家的天之骄子比高低,而给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这些做法无疑是错误而后果严重的。
第五,和孩子一起探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人在社会上打拼很多年,会了解很多社会上的黑暗面。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告诉孩子社会很邪恶。孩子在小时候,应该接触真善美,应该有他们的童话世界。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于人一辈子来说,至关重要。家庭里,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作用很大,因此作为父母要不断修心养性,在孩子面前做出榜样。
5岁拼爹
16岁逼父母在北京买房
31岁600万在北京读6年牛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