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圆融一笑
疯狂英语的李阳,是我很敬佩的人。我甚至曾经模仿李阳老师,口含石头在学校的小山上大喊英语。虽然我的英语并不见好转,但是对于李阳老师的疯狂劲头一直是景仰无比。就是这样一个带领亿万学生疯狂学英语的老师居然有家暴行为,这有点让人难以接受。我看过李阳妻子早年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那就是从一个异域美女向骨感主妇的蜕变。中国人说,最亲近的莫过于夫妻。李阳妻子爆料家暴丑事,也应当是忍无可忍之下的无奈之举。
家庭中,女性一般都是弱势群体。同时,女性天性里就有多愁善感的基因,因此很多女性在遭受家暴的时候选择忍气吞声。那么对于丈夫对妻子施暴,儿子对母亲施暴等家暴事件,光靠舆论和道德来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左邻右舍又不可能插手别人家事。比较好的一个解决方法是:国家尽快针对家暴专门立法,警方对家暴事件及时反应,及时处理。女性也应该意识到:如果要挽救亲情,那么一定要趁早对家暴说不。
以下叙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记录在此,以警后人。
八十五岁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一顿能吃两碗饭;天天没事闲不住,可以养鸡、种菜。“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这样的一位老人,应该是很幸福,很令人羡慕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老人几乎天天以泪洗面,独自睡在鸡房,几天不吃不喝......这是为什么呢?是儿女不赡养老人,没吃没喝吗?不是。
两个故事的对比
罗奶奶是我的一位叔奶奶,也就是说奶奶的公公和我的太爷爷是亲兄弟。罗奶奶和她丈夫(我称之为禄生爷爷)都非常勤勉,家里一直都比较宽裕。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送去当兵,后来在天津大港油田工作。三年前,禄生爷爷背上长了一个瘤,就在一个镇医院看了看,没看好,后来就去世了。因为修铁塔,老房子被推到了。于是,罗奶奶只好和唯一的儿子、唯一的孙子和唯一的孙女去天津生活。确实不愁吃,不愁穿,但是罗奶奶特别孤单,因为没人和她说话,晚辈嫌她脏。最要命的是,儿子脾气来了,会对她动手动脚。
在我们老家,有一个智力有点问题的人,大家都称之为“山塘满满”(音,满满大概就是傻瓜的意思)。每逢别人家有红白喜事,山塘满满都会提着一个砂锅去要饭菜。很多人逗他,他也和别人闹。不过,要到好吃的饭菜之后,他都不会忘记回去孝敬家里唯一的老母亲。每一次吃完,他也会用井水将砂锅洗得干干净净。后来,他娘活到九十多,他自己活到七十多,皆是寿终正寝。
这两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不是嘴上说的,是血脉相连的天性;幸福不是金钱买来的,是用心去换取的。
一辈子勤俭,一心为儿孙
禄生爷爷和罗奶奶一辈子都非常非常勤劳,同时非常非常节俭。每天五六点,天没亮,他们就起床了,去地里干活或者从地里收了菜去市里卖。家里的鸡蛋、春笋之类,他们也都拿去卖钱。在农村,老两口算是很有钱的了。虽然手头有钱,但是他们却连肉都不怎么舍得吃。呵呵,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把我们家竹林里的春笋挖了拿去换钱。有一次,老人们放在家里的几万块钱,被老鼠咬碎了,去银行换了之后,还损失了好几千元。从这些事情,可见两位老人是多么地会勤俭持家。
老人虽然“小气”,但是对自己唯一的儿孙却不“小气”。他们唯一的孙子辉在长沙念大学的时候,他们负担了大部分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孙子毕业,两位老人还给了一万块钱。孙子结婚,两位老人又给了两万块钱。禄生爷爷去世之后,罗奶奶把一生积蓄十几万全给了儿子良。
捡废品丢人,老母被打八次
罗奶奶到了天津,人生地不熟,很不适应。她闲不住,就在离家不远的鸡房里养鸡,在旁边开荒种地。还有,就是去捡废品。一个塑料袋子,一张小纸条,老人都会捡起来,然后在鸡房里摆得整整齐齐。有时候,看到可以穿得袜子和衣裤,老人也往家里捡。因为常在垃圾堆里逛,所以老人身上比较脏。有时候,早晨八点左右,大家都去上班,老人就在良的家门口垃圾桶里捡废品,这让良和他爱人觉得很丢脸。
良身体不好,有糖尿病,心脏病等,情绪极不稳定。罗奶奶不听他们劝告,老去捡废品,让他很生气,于是有时候他就骂他娘,以至动手。媳妇也不劝解,孙女管不了,孙子远在天津市里,罗奶奶苦不堪言。
罗奶奶拉着我的手,当着良和媳妇的面,跟我说:禄生爷爷去世三年,她来天津三年,一直用一个碗,一双筷子,而且一直都是自己洗。儿子、媳妇和孙女不给她夹菜,她自己就不会去动碗里的菜。因为,有一次,一根土豆丝从碗边上垂下来半截,她夹了吃了,结果儿孙们就没动那碗菜。儿孙们嫌弃罗奶奶冲不干净马桶,于是她白天不敢在家里上厕所。虽然奶奶住的是家里最大的一间房,但是她用的还是家里带过来的印花被,盖的被子也很脏很薄。奶奶说,冷了她就多盖点衣服。
罗奶奶三年来,一直自己洗衣服。可毕竟八十多岁的人了,房间里可能没收拾得那么好,有时候会比较臭(这是她媳妇跟我讲的)。
罗奶奶说她儿子良刚开始还背着她吃好东西。白天她出去了,有两次回来,儿子在煮排骨和鸡吃,见她回来,就夹了一点给她。其中一次夹了两块肥肉、五颗红枣,罗奶奶都记得清清楚楚。
厅房里有一个沙发,我们去的时候,拉她坐,她一直不坐。罗奶奶说他们不让她坐那个沙发。
厅房里有一台电视机,罗奶奶说,儿子儿媳看电视的时候,如果见她在,就把电视关了,各自回房。后来,奶奶就不看电视了。天天闷在房间里。
罗奶奶觉得孤独,觉得心里苦,于是一次次闹着要回老家。还有,她觉得死了要回去土葬,家里两副棺材早做好了,禄生爷爷用了一副,她的也不能浪费了。儿子、儿媳每次都到处找她......儿子良骂她,打她。打她的时候,媳妇就离开了。然后,良把门窗关紧,将八十多岁的娘一顿打。罗奶奶说,三年来,她被打了八次。有一次胸口被打了一拳,当时就吐了三口血。有一次,屁股上被打青了,走不了路。
这些话,罗奶奶都是当着儿子和儿媳的面说的。他们有大声反驳,不过大部分都默认了。
母子连心,情何以堪
我们周六上午去大港,本来打算周六下午回北京的。可是罗奶奶死活要跟着我们回北京,然后把她送上回老家的火车。当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加上良他们又特别热情地挽留我们,于是我们就在大港住了一晚。
第二天早晨五点多,罗奶奶忽然跑到我和我爸睡的房间里,哭着说:“你们没走吧,一定要带我走啊!”奶奶见我爸被子掉地上了,还帮忙捡起来。
我本来打算赶早晨六点半第一班车,看来得好好劝劝罗奶奶。于是,我到罗奶奶房间里,握着奶奶的手,跟她说:
“您是我们家族里年龄、辈分最大的人,有些事情,您就大度一点,多多忍让。第二,无论如何,您和您儿孙打断骨头连着筋,血脉相连,再怎么您都撇不下他们,会想他们。您曾孙女才生下来两个多月,您都没见一眼,回老家就很难见一面了。您孙子劝您来的天津,您孙子也打电话跟您说了,会抱曾孙女给您看看,您要相信他。第三,您八十五岁了,我们送您上火车,回老家要一十八个小时。如果路上,您万一摔伤了腿脚那怎么办?第四,九月份表姐结婚,家族里的亲戚会来很多。您在这里真的不适应的话,就叫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在家里给您建个小房子,安排人照看,然后再由您儿孙送您回去,比较合适......”
我反反复复地讲了很多废话,罗奶奶终于答应不跟我们一起走。奶奶说有人叫她告到警察所,但是她不知道去。我说,母子间没必要这么绝情。
回到家,扪心自问,我为我对罗奶奶说的话感到羞耻。一个老人,一个八十五岁的老人,如果儿孙不跟她说话,她也听不懂周围邻居的话,还有儿子动不动就要打骂。这样的日子,换做我,一天也不能过。也不去说什么天理不容,毕竟老人还是不愁吃穿住。她最缺的是心灵的安慰。
禄生爷爷生前和罗奶奶来天津大港住过两年多,知道大港的情况。临终前,禄生爷爷叮嘱罗奶奶,你把那十几万自己留着慢慢花,千万不要去天津。好好地吃,好好地穿,不要干活了,不要舍不得花钱......可是,罗奶奶还是听了孙子的话,拿出来所有的钱,来了天津。
我心里很纠结,或许我们应该好好劝劝良,让罗奶奶回老家去生活。就像罗奶奶说的,在老家她哪怕是要饭都会过得更自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