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2013-03-05 06:41:05)
标签:

休闲

分类: 西安记忆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前天(2013年3月2日),我去杜公祠拍照。一墙之隔,杜公祠的北邻就是牛头禅寺。建于唐贞元十一年(795)的牛头寺,有唐代樊川八大寺之称。其他七寺是,潏河之北有华严寺、兴国寺、兴教寺,潏河之南有法幢寺、禅经寺、洪福寺、观音寺。

 

      牛头寺在少陵塬畔,我立在寺外,放目远望终南山诸峰,影影绰绰,近看,眼前的樊川,汽车奔驰,公路旁的房舍接连不断,只是缺失了50年前,登高俯视,所见的那一番农田、耕牛、桃园、炊烟入眼来,从邻近兵营中传出的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入耳内……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记得唐代诗人司空图有《牛头寺》诗:“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 写出了牛头寺附近的风光秀媚、温馨宁静。

 

 

       在西安市长安区牛头寺拍照

      还记得,我在长安求学期间,就为曾经看过宝鸡市话剧团在西安市端履门街民主剧院演出的,由袁静同名小说改编的,谢晓青主演的《红色交通线》,内有中共地下党员在长安县韦曲镇东南的少陵塬畔牛头寺内,密秘接头……为此,好在该寺离学校、离局连村不远,专程去了牛头寺,寻访旧时事。说来,也颇为好笑,年轻时,思想单纯、天真,竟把戏中的人物与故事,把剧情,当成真人真事对待了。正如,少年时代的我,住家在解放市场旁的降子巷内,小孩子,喜爱听评书,常过马路去平安市场,挤混在大人群内,听那“土行孙归伏西岐,申公豹说反殷郊”,还有“秦叔宝穷途卖骏马、单雄信交臂失知音”。听得津津有味,听完,回到家里,兴致冲冲地问姥爷,咱们是哪朝人?姥爷说,中华民国。我说,不、不,周朝姜子牙、大唐朝的程咬金……哪朝人,为何会提出这个问题呢,用现在时髦时尚的话语回答,就是穿越历史,回到前朝。回到前朝,有什么好处呢,僻如回到大宋朝,跟着粱山好汉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刼富济贫、打着玩,给宋江跑腿办事,跟他去浔阳酒楼题反诗,大闹江州、刼法场,救“老大”。痛快痛哉。可见人的思维与作为,是不能跨越生理时代的,小孩子,不会有高考落榜、就业无门之痛疚颇烦;老年人,也不会再把打一巴掌给俩枣,视为恩赐而感恩图报。思忆儿时的“谎谬”时,窃笑;面对晚年的“精明”时,自慰。我们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睿智,从嗷嗷待哺变为垂垂老矣的,花开花又落,出生到“谢幕”。这,这就是人生,真实而又丰富、绚丽夺目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