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8年前  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2013-02-24 10:01:21)
标签:

分类: 西安记忆

            58年前  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58年前 <wbr> <wbr>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老同学们,今天在青藤茶园聚会。开心快乐。今天,来此,吃喝、玩乐一天, 13人,茶园收费(含两餐)620元。人均40元。付款没有AA制,轮流做庄。先由老同学秦大校与W部长买单。排出买单者顺序、下次,依次类推,也就是了。

 

 

      58年前 <wbr> <wbr>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58年前 <wbr> <wbr>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58年前 <wbr> <wbr>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秦大校,快人快语、谈笑风生。大校是人才,大校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军工专家,那是党与政府军队,对他在国防建设事业中,做出的特异贡献,给予的肯定与回报。大校,的确是人才。请看:

 

       秦英孝,1966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现任空军驻803厂军事代表、高级工程师,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兼任南京理工大学顾问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兵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总干事等8个科技组织负责人。基础理论广博,学术造诣深,实践经验丰富。三十多年来,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验、质量管理工作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围绕我军装备自选课题,刻苦钻研,潜心攻关,成果显著,已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2项,在6次国际会议和国内43种科技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可靠性工程》、《可靠性数学基础》、《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等著作8部。多次受空军、军区空军、中国兵工学会表彰,荣立过二等功、三等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02月05日解放军报:

 

  十年磨一剑——记空军驻西北地区军事代表、高级工程师秦英孝

 

 

      记者李志红王洁清 本报特约通讯员 尚晓华

 

 

  空军驻西北地区军事代表、高级工程师秦英孝的影集里,保存着一张难忘的历史照——在“国际弹道学术会议”的大字横幅下,他昂然站立在讲台上。

  那年,由中、美、英、德等国专家参加的国际弹道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秦英孝在讲台上,用流利的英语宣读自己撰写的《高速尾翼弹旋转速度计算》论文。

  论文刚刚宣读完毕,大家不约而同起立,报告大厅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各国专家的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惊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空军军代表,是怎样破解这一世界性弹道难题的呢?

 

  其实,秦英孝对此已经研究了整整10年。

  当时,国际上通常采取实弹的方法测试弹丸瞬时转速、最大转速,10多发炮弹打出去,偶尔只能得出一、两个数据,而且还有很大误差。

  国际弹药专家为此伤透了脑筋。这一难题不解决,不仅耗费大量装备试验费用,而且直接影响弹丸射程和弹着点的准确性。

 

  秦英孝锁定这个难题,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10年来,他跑遍了驻地各大图书馆,走遍了几十家科研院所,查阅了几百本资料,验算的手稿足有两麻袋……

  这期间,他爱人因癌症先后动过5次手术,孩子年幼上学,身边也没有亲人照料。他白天负责军品验收,下班后还要照顾患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妻子服用的中药,都是他在厨房一边看书一边熬制的,即使到医院给妻子陪床,他身边也堆满了资料……

  十年磨一剑。秦英孝整整用了10年的时间反复论证和精心推算,率先在国际上推导出高速尾翼弹旋转快速计算公式。采用这种公式,不费一枪一弹,只凭一纸一笔,10分钟内就能准确计算出炮弹的瞬时转速、最大转速及对应的距离和时间。

  后来,该论文被评为国际A级优秀论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次攻关,秦英孝发现,可靠性保障将是世界军用装备的新技术,于是,他抓紧时间学习了30余本国内外专著,主动寻找课题进行研究。那年,空军机关将编写“可靠性工程”和“可靠性教学”两本书的任务交给秦英孝,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编5000字。驻地夏天很热,办公室在厂房最顶层,在凳上坐久了,很容易长痱子,他只好光着膀子,穿着一条大裤衩,半蹲在椅子上,上身趴在桌上写稿,苦干一年,就编写出了上百万字的教材。

  截至目前,秦英孝共编写出版了11部专著,获得了33项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10余次解决重大生产质量问题,为国家挽回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2005年02月05日《解放军报》)


 

 

           江西九江学院土木与城建学院召开04级新生思想教育动员大会

 

       2004年9月13日晚,江西九江学院土木与城建学院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04级新生思想教育动员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土木与城建学院院长李华锋博士、副院长赵兵硕士以及特邀佳宾空军装备部驻西安军事代表局空军大校、硕士生导师秦英孝教授,会议由土木与城建学院党委书记燕红波主持。

    大会首先由赵兵副院长向04级新生介绍了土木与城建学院的基本情况。赵副院长向新生详细介绍了土木与城建学院的成长经历、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以及我院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内容。然后由特邀佳宾空军装备部驻西安军事代表局空军大校、硕士生导师秦英孝教授作了专题讲座。秦英孝教授是陕西西安人,1966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现军衔为大校,兼任南京理工大学顾问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秦英孝教授在近40年的工作中,紧紧围绕我军装备自选课题,刻苦钻研,潜心攻关,成果显著,获国家、军队级科技进步奖33项,发表论文156篇,出版著作10余部。多次荣立过二等功、三等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秦英孝教授向新生讲授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告诫同学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处理奉献和索取的关系;二要树立奋斗的目标,然后围绕着自己的奋斗目标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三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献身精神;第四,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最好方法;五要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能力;六要有走自己的路的能力和对待不同非议的“忍耐”能力。秦教授丰富的人生阅历、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精彩而不失幽默的语言多次引来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院长李华锋博士给新生讲述了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方法以及为自己确定一个合适的大学奋斗目标

     最后,党委燕红波书记做了总结发言。

 

     本次大会为04级新生端正学习态度,探询大学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树立大学学习目标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和帮助。参加会议的广大新生都觉得受益非浅,纷纷表示要以秦英孝教授、院长李华锋博士为榜样,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和丰富多彩。

 

 

 

         58年前 <wbr> <wbr>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58年前 <wbr> <wbr>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58年前 <wbr> <wbr>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58年前 <wbr> <wbr>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58年前 <wbr> <wbr>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照片: 右为秦大校

 

 

 


58年前 <wbr> <wbr>相识在西安市二中(下)



      从以上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秦大校在军中的成就显著与成果丰富,那么,大校在退休前,依照常情与人情推理,也该晋升一次军衔吧。军队中,一个唱歌的,可以有少将军衔,而一个掌握“高尖端”科技的智识精英,却还依旧是停步在两杠四星上,有点……

    应该如何看待军人“职别”与军衔授予的差异,我是军外人,不懂军规,请教大校与知者指告。谢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