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传的不二兰若(1)
(2022-06-18 16:36:49)| 分类: [随笔拾零]:心情菩提 |
周末不能闲置在家。昨晚和心传微信简单地联系,得到地址,和越一合计,今天上午就成行了。
导航里的十八弯只有多,没有少。到了“目的地到了,祝您旅途愉快,”小黄桥地儿,在心传视频的指导下,越的小黄车掉头,又弯曲了几个坡,见到一个不太晃眼的“招牌”——不二兰若,和越说:“大概就是这个小道……”顺着进去,果真如此。
兰若离城(从我家导航距离8.5公里)并不远,因为山路的蜿蜒,澧水的隔开而深居,是个避开人间热闹之处。
兰若是一座旧屋。三件红砖瓦屋,瓦屋两边各一个偏屋。
左边偏屋是敞开式,茅草遮盖,一桌一竹床一吊床,境油然而生。桌是心传自生的木工改造的,不知哪里弄来的木质家具,心传介绍过,没有记清。竹床是山里人纳凉的物件,老物什。山里的夏夜,不用开空调,甚至电扇都不用开。竹床天井一摆,支个可折叠的蚊帐,躺在蚊帐里看月亮、数星星。木桌长凳,喝酒、咭茶、聊天。烈日时可遮阳。雨天避雨。阴天迎风。雪来围炉杂话,炉上煮酒、煮肉,亦煮茶。境可人造,境亦心生,要三五同伴,两三知己,茶酒不过媒介,心灵相通才是人间真境界。
正屋有一间茶室。茶台来自钦山寺一块废掉的木门,门上的铜球尚且保留。这个创意好。“禅茶一味”由此得以衍延。樱是兰若的灵魂人物。一早一木,一桌一椅,都有樱的亲临亲为。抵达兰若时,樱正在茶室安装窗纱。一个年轻、漂亮、气质佳的女子,不仅有聪颖的头脑,还有超强的动手能力。樱泡的是钦山寺演佛师父亲制的红茶。这款红茶就像不动深色的修行者,常年深居山林,不用心是尝不到茶的原味的。茶室的墙,麻袋粘贴,有拙朴显丰茂的意思。伐的楠竹,高低三个竹筒。后屋扯来的八月炸藤插里头,原野味道移居室内,你尽可展开想象。茶室的一个搁柜,也是心传自制的,还没有完工,还在玩笑心传“四不像”。其实,所谓创意,就是依物而计,顺意而为,成为什么,就作为什么而用。其间“自由”,其实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一颗艺术之心完美的蜕变,文艺地体现。如此而已。
樱有事提前走了。临上茶台泡茶。心传吹尺八。两个尺八各有不同。心传吹的《绿野仙踪》很符合“兰若”的味道。心传自装的音响,隐秘,效果极好。茶室的吊灯,也是心传自己改造、安装的。心传好像没有什么专业,好像什么专业都是野生。野生的好哇,原始的,无拘无束的,才是原创艺术。
兰若的敞开式厨房,才有雏形。“莫非,要搞成接待居所之类的……”没有去问。既然兰若还在打造之中,具体怎么运营,作为来访嘉宾,且行且看着吧。
兰若的场坪并不大,且打理得很敞亮。木栅子和楠竹扎架成的一个棚,凌霄花藤才种下两三月,藤爬了很长,还开了花。芦瓜藤也爬了上来,开着白色的花,结了一个小小的瓜。
所谓经营,不过有人冲锋在前,有人智慧幕后,有人艺术营造。心传属于后者。
屋坐北。悠然,就见着了南山。朝南的高地,算不得山,顶多算做丘陵。高处种高粱、茶树。低处洼地种稻子。却的确是山,且有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名字——母狗岭。应该有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
屋的下坡,樱开辟了一块菜地。楠竹修筑的篱笆,一围,田园风味就出来了。豆角。黄瓜。洋姜。辣椒。土色土香的情怀呀,就这么呦呦开攒了。
坡上坡下,留一条行道,都撒上花种。夏有格桑花,秋有野雏菊,冬有远去的层林浸染。春天无时不在,心有花开,自然是百花齐放。
菜地周围走一遭。小堰塘落在山中,风平雨歇时,水清澈见草,鱼无忧,水面的平静源于天空掉下的一颗眼泪,起了褶皱,荡起涟漪。人心经过,亦如是。每一块稻田区域都不大,细弯的田埂修得干净极了,几乎不见野草冒出。只见秧田青绿、田埂如棋盘,却没见农人于其间。其间,农人只怕稍息起来,只盼风调雨顺,隔时捕虫拔草。
我们四处逛荡的时候,心传正在扎一个竹栅栏,说是固定到菜地的竹篱笆上,挡鸡用的,一看,竹篱笆果真缺着一个口子,那竹栏栅,就是一个菜园门嘛。
我还没有弄清楚心传所在的兰若,将来到底会运营什么,就目前的修筑进展来看,已经很有那么而范儿了。
“心传。你整一个行为艺术家,脑子尽是音乐、木工之类的玩弄,哪里晓得如何深入商业经营……”
“但是,我可以成全他们的事业,负责好视频的制作之类的……”
喜欢心传所在的“兰若”。兰(r)若,阿兰若,佛教名词。佛于深山老林,寂静空闲处,远离尘世喧嚣。心传曾在“兰若”不远的地界钦山寺住过两年,玩音响,研音乐,禅修。如今的心传择“兰若”之地,做不二修行,绝。兰若,只有外人保留好奇或者疑惑,没有心传一行想不到和做不到。
山不高,人不多,自然就空旷、清净。山中修行,月照半间屋。所谓屋半间,不过是栖身所用,其他半间且还与清风繁星,郎朗乾坤里,栖息不用多敞亮,心安自得处得圆满。
“越,你把心传的地址收藏好,以后每个周末,只要闲着,都可以来……”离开兰若的途中,我对越说。大抵,兰若,以后我们会经常不请自来的吧。
前一篇:2022年06月17日
后一篇:写在2022年父亲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