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
(2022-05-18 18:02:15)
标签:
轻轻走来文学原创 |
分类: [随笔拾零]:心情菩提 |
很认真想起佛家的“止语”。
以后,说话和抒写都会越来越少。可以公众于世的也会 越来越少。
就像黑夜吞噬回家的路。
“几年前,无意间读到你的文,觉得,整个澧县没有谁的文章有你写得好,那段时间,我把你的微信都翻遍了,但是,后来,我就觉得疲倦了,不读了……”第一次和一个人聊到我的文字。她说这些时,我没有一丝诧异,原本,我抒写的初衷就是为了悦己,从不管他人如何看、看不看。
她给我编绳子的时候,我还是很认真地想了“疲惫”一词。也想试图与她再次沟通,后来还是放弃了。既然一直都不“在意”,何妨这时候去聊那些往往自己都把握不准的感觉呢。
结合到今天君君帮我退出的一组诗歌,我释然了。有些感觉,甚至是感情,就在那一刹那,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了。
后来,我们聊到周国平的《写给妞妞》。我说,很多年前我很喜欢读他的散文,买了很多本,后来读到《妞妞》,突然之间就不喜欢了,甚至是厌恶。“厌恶”来自某个点,某句话,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但这后来的这些年,我确实不再读周国平。
高手都在民间。“有间杂铺”,一个偏僻的巷子,一个不起眼的铺子,一个人群中极其普通的人。就是这么一个女子,却读过很多书,说出的话也不俗。
人间翻滚皆过客。茫茫人海,沧海一粟。人如蝼蚁,苟且着,坚持着,努力着,也平凡着。
这两年,没有实现远行,心里憋得慌。
下午钻了一个巷子。我很喜欢一个人钻那些没走过的巷子。那些巷子里有人间烟火气。那些巷子多数都住在租民。在有限的空间安排、经营自己的生活。
下午雨来了。我坐在玻璃廊下,看院子里雨中的花木。浮想到,我要出行,和一个人出行。虽然我喜欢独来独往,喜欢一个人读书、写信、到处走,但太远的地方,我会迷路,我会怕黑,我会怕陌生人,所以,远行还是要结伴。和谁呢?
结伴。如果在城里,租两间房子,一人一间,干净、不漏风雨就行了。买两个电饭煲、一个电炉、一个烧水壶、一把水果刀、一把剪刀、一块微型砧板、一个大小适中的钢盆煮菜、煮汤、两个碗、两个盘子、两双筷子、两把勺子,备一次性碗筷招待客人。这些厨具,用一个中型的收纳箱置放就可以了。不贵,整起来不超过三百元。换地方,也可以带走。
如果在乡下,会省很多电。捡几块砖头垒一个土灶,支口铁锅就OK。我甚至想到捡村民废弃的铁锅、瓦坛,捡树枝生火,冒浓浓的烟之后,火就烧开了,扇子一扇,扑扑啦啦地响。野生的灶火饭菜,原生态。
我从未过过流浪生活。我意识里的远行,大概就是源于我的“流浪”情结。
今天读了一首诗。很久没有走心地读诗了。
诗歌,一直都是世界最美的语言,最艺术的表达。
诗意地生活,诗意地表达。所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