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满的《端午献图》。

(2021-06-13 12:51:17)
标签:

轻轻走来

文学原创

分类: [读图时代]:随性观画
端午献图
——  老满

不要等到以后
才来爱今天。
不要把今天的时间
沉浸在过去和指望未来。

二十离乡。
37年来。
忽视了日常里的诸多真趣。

想起壤父的快乐。
回味王祠巷的日子。
无味的岁月
渐成诗境。

老满的《端午献图》。
 
1.
一个人光当一个诗人,有些神经质。一个人光做一个画家有些迂腐。而老满,成了个“神人”。
老满是一个“文人画家”吗?这个“概念”是谁兴起的?还是从古代就有?不过,让我对这个“概念”定格是从“三高居士”的“文人画研究所”开始。这个“研究所”,是为老满等艺术家“验明正身”吗?仰或是给他们一个光鲜的标签?对老满来说,这些,都不是他“定格”的,老满的“真”,既有孩童的泥巴味,又有都市的铜钱味。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所谓“诗境”,也要有坚实的物质作为后盾,否则,前胸贴后背的窘态,那不叫“傲骨”,更不叫“诗意”,叫“穷酸”。“穷酸”不是“境”,是“病”。

2.
这幅《端午图》,24个人物,各式的场景。
毛桃树下,姥爷抱孙孙,读小人书呐。能听懂故事了吗?故事里讲的是“三国”还是“武松打虎”?总之,肯定不是安徒生的《一千零一夜》。小毛孩或许认识几个字了吧。图画上的人物肯定是相当熟悉的。小孩儿的“英雄情结”说不定就是此境开始。
又或是,姥爷抱孙孙,喂饭、吃蚕饺儿什么的哦。很远时的乡下,姥爷喂小孩子蚕豆,必是自个牙齿嚼乱,舌头团成泥土团,然后嘴对着小孩子的嘴,喂到小孩子口中。“母鸟喂雏”就是这个场景。公子鸣小的时候,他奶奶这样喂他吃东西,我是不许的,有些“嫌弃”。“嫌弃”归嫌弃,此境,却是人间第一情。
娃娃最入境。骑单车的娃娃,家境想必还好。乡下孩子,有玩具单车,非富则贵,家人宠爱呐。有一辆更小的娃儿车,一两岁娃儿学步的车吧。停在那里呐。娃儿野去了吧。
也有娃儿背书呐。不上学,老师布置的背书的作业是要完成的。
理发师是个美女,生意当然好。白色的围裙成了染着香。镜子也必须擦得蹭亮。就是镜前理发的男人没几根头发,美女理发师还得费劲心思如何把有限的头发盖在那光洁的大脑袋上。老满这个“夸张”表现得好。
时尚性感的美女,是要进美容院做身体还是烫头发?揣着什么心思,只有老满明白。拿书的中年女人是要和谁讲道理吗?应该“戴”个眼镜。着一身黑衣的男人和着条纹上衣的男孩,他们在商量什么?是在等家里的老婆(妈妈)一起上爷爷或者外婆家过节、吃饭吗?
胸前有“五”字的光头男和短发中年女,是一对夫妻吗?老满赋予他们什么“故事”?就是平常人家平常事,平凡人家平凡人,吃五谷杂,该快乐快乐,该生病生病,多数时懒得去想世间人和事。
毛桃树下,男人打着赤膊咭酒。一叠花生米。一点水豌豆。一叠刀拍黄瓜。女人心情好,再来一个豆腐拌皮蛋。先是自酌自饮,也乐得滋味。又有扯白话的闲人加入,会成一台戏。酒入八分,扯着嗓子唱几句山歌,或明明白白来几句“贵妃醉酒”,趁着酒兴大胆一回,侃完大山,开着火车满嘴跑,什么英雄无敌、美人在怀,都是醉中境,都是红尘梦。
改装的二轮车,安两个腿支地上固定车身,就成了一个迷你“卖货场”。兜售什么呢?五香豆干?还是藕夹肉馍?还是韭菜打磨的米豆腐?反正,可盐、可甜、可辣、可热、可冰。调的都是灵魂料汁哦。一个保温食品盒,无论温、凉,保鲜是必须的。提保鲜盒的男人挺居家的,是个暖男。食品提回家,有可能孝敬父母,有可能家里女人好这一口,家里的娃儿都是可以尝到或者独享的。
浇花的女人(是吗?),怎么联想到几十年前的“夜壶”?清晨,小孩子的夜壶多是母亲倒的,且美其名曰“夜香”。屋里的男人看窗外的风景吗?窗外都有什么风景。绑着羊角辫的女娃娃尽演“天真派”。
这些场景,都是岁月里的一朵朵浪花。岁月本无味,但回忆总带着深切的感情,光阴便有了温度和滋味,时光里一帧一帧的场景,史诗一样,一页一页的顺着木马转悠。
老满的“王祠巷”不过是人间某个缩影,是大海一粒粟。老满想要表达的,不过是时间深处的村庄,记忆里的巷子,其人,其物,境由心生,情由心起,如此而已。
人间有那么多态,老满纵然长卷到天涯,也是不能尽的。

3.
老满离乡37年了吗?
老满不是“离开”,是长大、长成、正在变老。老满“回忆”式的表达与抒情,是在企图复原年轻时的那些太过熟记的场景,予以弥补年少时因萌动落下的陌生,丰盈日渐枯槁、即将走失的情怀。
一个人的精神故乡,其发源地永远都在原乡。老满是回不到原乡的。一个人的出走不是从原乡出发,而是从年景出发。而佳节时的触境伤怀、生情,其实就是精神上的一次“回归”。
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都在时光里。无非是昨天、和明天的事情,都要沦为故事。昨天的悲喜已成赋予,即便记忆里有软,有暖,回味你有甜,有香,就让它们好好地呆在过往。而立足今天,惜取眼前人和事,才是一个凡人的“大爱”。心有大爱不容易,既不沉浸于过往,又不畏惧遥远的未来。灯火里的阑珊,有脉脉温情,也有可期的未来。

(第一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