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为何多隐士?

标签:
轻轻走来文学/原创 |
分类: [随笔拾零]:心情菩提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
最初的“南山”,是从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中得知的。初见,以为“南山”是向南的山,至于有着什么颜色,山上都长着什么,从未设想过,也不曾闪念过。那时的我,眼里心里只有“菊”,只有“篱笆”,因为篱笆朝东,山,自然的就向着南方了。殊不知,人在南方,山在雾中,寺在山中。
南山究竟在哪里?南山是不是就是山的名字?陶渊明究竟有没有在南山呆过?这些,重不重要?好似的,我崇仰的不是这些,而是陶公子的悠然情怀。
飞鸟。南山、夕阳。菊花。这些个表象,并不是空无的突兀的被陶公子随意组合在一起,那是有缜密的思想的,除却诗词给予读者的艺术享受,诗人是想从这些表象引领后人悟出真意。这千百年来,陶公子的这首诗被我们读得,被我们赏析,我们都到底悟出了些什么?所谓真意,果真就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还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又或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再或是直率真挚的品格?是,或者都不是。所谓“真意”我们无法用明确的词句去表达,读诗也好,读书也好,我们只是思考,好的我们向往,美的,即便说不出口,至少想象在那里,回味无穷亦最美呐。
山中究竟有无真意?其实,无需问山问水,无需拨开山中迷雾。所谓“真意”,其实还在眉间心上,一个“悟”字,觉出几多真,几多情,几多意。
当“归隐”成为一种理想,山水田园便成了梦寐中的向往了。其实,人生下来时并不晓得“理想”为何物。古人读书求功名算做一个雏形的理想。求得功名之后还要施以政治思想,为高层次的理想。政客是孤独的,也是狼性的,此刻的理想有了登高的野心,熠熠生辉的野性,如燃烧的松油,愈燃愈烈,洪水猛兽般,无法抵达,难以驾驭,更不说扑灭,引之而来的就是战争,蝗虫席卷庄稼的灾难一齐并发,人间生灵涂炭……
陶渊明是爱菊的。为何的说“菊”花之隐匿者也,赞了菊,更赞了人。菊因陶渊明而扬了名,南山更因陶渊明出了名。如此名气,是奔着真正的归隐而去的。真的隐士,不为求官,不为发财,终隐南山修身弘法,抬头见山,低头见水,与菊为伴,了无世俗的纠缠,远离红尘玷污,心灵得到纯净和宁静,真的是美。久居,南山的雾,也有了人性,也悟得生命和自然的真谛。
之前总是偏见与陶公子,屡次沉言他“捏造”的世外桃园,偏执他的逃离现实之思想。不如大多数人般崇尚他的山水田园的高洁情怀。如果他的归隐田园,归隐南山算是厌恶政客之后的又一种理想,那么,这里我可以向他鞠个躬,然后在斟上一杯上好的龙井,借以解他醉酒的迷香。
人是不能逃避现实的。陶公子仕途也曾显赫过,官道其实就是个如履薄冰的过程,除了才智,运气也很重要。官场是如何的残酷与复杂,如是一介书生,你读得了圣贤之书,未必就当得好朝野之士。
这里,我不去重复历史,也不去佐证陶公子为何的要隐居南山,更不会去探究陶渊明是否是个真正的隐士,对于他诗词那种悠然的闲情,却是我十分向往的。
【2】
说说终南山。
据说终南山是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发祥地。从隋唐开始,终南山已经成就了“隐士文化”,并且十分发达。隐士无非三种:不愿意跟新政权合作的士大夫、躲避战乱的逸民、看开放下之人。我希望陶渊明是后者,是个看开放下之人。
终南山高僧倍出,名人倍出。
西周直钩钓鱼的姜子牙都曾隐居过终南山。子牙钓鱼,子牙隐居,不是真隐,而是在“等”,等辅佐帝王,等建功立业的时机。最终,子牙得以实现自己的政治包袱,成为一代名相。如此的隐居,非智者不能为之。
秦末汉初的“四皓”,年皆八旬有余,最终也隐居终南山,和子牙一般,终成就了大业。药王孙思邈,也曾隐居过终南山。他们为何隐居,各自的出发点虽尽不同,有一点却是相通的——精神上的修炼。在物质横溢的当今,精神生活,比华丽的人生更为吸引俗人。遗憾的是,当下的人,大都抛弃了“精神”这个领域。
南山为何多隐士?看官若是要问起,答案其实很简单——你答出了南山为何终年多青雾,你要的谜底,就出来了。
终究,终南山和桃花源一样,不过是世人的一种向往,一个信念,或者一个理想而已。
【3】
因了他的这首《饮酒》诗,蓝的农庄以“草庐”为名。前日,约小画眉和其夫一起去蓝的草庐围炉夜话。我拍了一张绝色的“火”的照片,向上攀藤的火舌,让人生莫名的疼,疼之后又觉着有一种涔含薄荷的清凉。
很显然,小画眉是喜欢草庐的,草庐的草堂中央架着的木柴大火,木质的窗子木质的门,灰色的瓦片和灰色的墙,四壁布满的山水田园的画,花格子的木窗垂着的蓝印花布的帘子……都叫人欢喜。蓝是富有的人。我好似第一对蓝盈满了羡慕,蓝,有了草庐,与陶公子的理想又接近了一步。
想当初,我带着蓝去求县上知名文化人杜老的墨宝,好似就在昨天。“草庐”二字,杜老精心书写,蓝拓下,刻在横木之上,悬于草庐的柴门高高的顶端,与柴门相对高飘的旗帜迎着风,迎着黄昏,迎着草庐哭四周葡萄园的泥土清香,迎着夜雾,我好似不是草庐的客人,而是草庐的一份子。
如今,蓝不再经营草庐的生意,“草庐”更了名,改成了天然居,每个细节都更乡野了,更原始又更贴近人情了。然,蓝的“草庐”横木,不知放到哪里去了。当初,蓝冷落“草庐”二字,我专程的斥责过她,她不以为然,她不知我读草庐的感情,也损她不了多少。我说她是个粗人,这便是个例子。
【4】附旧作一篇:
【散文诗】终饮南山雾
你要原谅我,终南山的雾,真的。我不是刻意破坏的。寻了那么久那么久的颜色,还有隐约中的耳语,这些原本都是用来复活一朵花的盛开的。那个隐匿起来的风声,花费我了极其敏锐的嗅觉。最后,决定放走它。想必你也晓得我的良苦用心。若在早年,这个时候,正是花色向晚月黄昏的时刻,你牵了那匹稀贵的汗血宝马准备告别故乡。
回忆熠熠生辉。一如朝南的星辰,这么些年一直倔强地,与星光讨价还价。如果你肯稍微回首往昔,就想想那棵朝北的菩提树,那枚银质的风铃,保准像往常一样响着好听的声音。
以为准备好了一切,好安心在遗忘中死去,是它的求救,再次令我动了恻隐之心——明明晓得来年春满,它会弄殇许多的人物和事件。
必须悄然进行否则,以往的境地又要重复出现。
谁都晓得是你遗弃了我。谁都不肯为我作证我坚持的理由。西天啦,云彩啊,梦里的长河啊,秋天的夕阳啊,许我和你们一同私奔吧,我的早已扭曲的心脏和变形的身体,若再不离开枯叶蝶就找不着我了。至于你,我反复的叮咛,就让它们在冬天的夜晚,和那些不知名的野草一起焚烧吧。
不要提醒今日是个什么节气?其实,昨晚我就预料到了凌晨醒来,月光依然不在,我没有披衣,任由窗外的风寒拥挤进来。我也没有过多回忆梦里的细节,梦里的柴门,明明放弃了紧叩。真的,我也不想被叶子坠落的声音惊醒。亲爱,你不晓得,白霜爬满了我的枕间,你,却不在我身边。
这么踟蹰的日子,从早间的第一缕微光到午后慵懒的长廊,夜色也蓄谋许久,小情绪溢出来,它结不成冰,凝不成霜,只能和着浊酒饮下。他们爱怎么看是他们的事情,坐在月光里闭关的人,他因何原因出不来,南山的雾也解不了围。
小情绪,小情绪,世界没有因谁而改变什么,若遇见宠爱的人,就依了他吧。
屏障上的虎豹,千百年来它们乐不思蜀。丝线脱落,白狐猝死它们,是怎么赖在屏障上面的?松鹤延年,西去得道的仙人,时到今日,四海也该游弋结束了吧,子牙垂钓的江边,暮雾正起。
虞姬,虞姬。妲己,妲己。两个小美人儿,今晚,你们托梦给我吧。我不学魅惑男子的媚术,你们,告诉我历史的真相,我真的,有那个信心,为你们平反的。
还有,我心爱的人儿,从夏到秋,从秋到冬的呼唤,今夜,我一并返回给你吧。你若疼,我不陪你,我要去终南山,我要化风化雨成雾浓霜凝雪结冰……